第9章 張士誠封王 陳友諒稱帝(1 / 2)

張士誠,1321年出生於泰州,以販賣私鹽為生,根據元代政府對販賣私鹽處罰的力度,可以判斷出,這張士誠是個不要命的主。

1353年,張士誠在泰州帶著他的私鹽販子兄弟們起兵,請注意,這些都是有錢的主。

張士誠起兵之後,連續攻占泰州、興化,並在高郵稱王,建立大周王朝,以天佑紀年,建立起與元政府對峙的政權。

當時在位的元順帝聽到消息勃然大怒,“這還了得,這個私鹽販子不是找死麼,必須得狠狠揍他一頓”於是派脫脫率領百萬大軍開往高郵。高郵必須拿下,不然元政府往下更不好混了。一個小小的高郵,派來百萬大軍,能感受到皇帝和中央政府官員們的憤怒!

張士誠這邊,這皇帝的位子還沒坐熱乎,這元政府百萬大軍就打過來了。他雖然知道肯定會有決戰的一天,但這一天來的也太快了吧!

張士誠一時不知所措了。

有人建議放棄高郵,但又能去哪裏呢?

顯然是沒有退路的,投降肯定是死,逃跑又無處可逃,隻有抵抗才有一線生機!這是在張士誠起義軍中形成的共識。

沒有退路,那就開幹吧!

思想工作做好了,戰鬥動員也做好了。張士誠和眾將領們冒著元軍的火炮親自到城牆上督戰。就這樣,張士誠的起義軍憑著這股不要命的韌勁,這麼一個小小的高郵,百萬元政府軍愣是三個月沒拿下來!

這下皇帝那邊著急了,“這麼久拿不下來,這脫脫不會有了反叛之心吧?”皇帝心中本來有了擔憂,身邊的奸臣再不時的煽風點火,皇帝急忙下了一道加急詔令,命令脫脫即刻返回大都!

接到詔令的脫脫氣的直跺腳,就差罵娘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脫脫這麼想“這高郵馬上就被拿下來了,再給我幾天時間……”

脫脫想抗旨繼續攻打高郵,所以第一道詔令他沒當回事,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挽救大元王朝,妥妥的一個忠臣啊!

元順帝這邊一看下了詔令,脫脫沒動,更加堅定了脫脫要反叛的想法,於是把脫脫家眷全部接到京城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其實就是告訴脫脫,你不聽話,誅滅你九族!

脫脫無奈撤離高郵!高郵之戰,以張士誠起義軍勝利,元政府軍敗退收尾!

張士誠從此名揚天下,連續占領江蘇、浙江等地,定都高郵的大周穩住了,張士誠妥妥的稱王了,但張士誠這支起義軍是富人出身,不同於朱元璋他們依靠貧苦農民起家的紅巾軍。

張士誠在他的大周帝國內,愛民如子,減免賦稅徭役,深受當地老百姓愛戴擁護!

而元政府軍,通過高郵之戰喪失了對農民起義軍的優勢,各路起義軍再一次壯大,掀起了農民起義的高潮!

1351年,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在大別山地區發動了起義。這個徐壽輝搞輿論宣傳還是挺厲害的,在起義之前,在他的家鄉宣傳了幾個月的光明之教,也就是明教。並且還找了兩個得力的助手,一個是鄒普勝,另一個是彭瑩玉。

起義之後,徐壽輝帶領他的紅巾軍一路強攻,一舉攻克羅田,拿下黃州和浠水,並且在浠水這個地方定下來國號“天完”,就這樣徐壽輝也自封了皇帝。這又一次戳了大元帝國皇帝的龍眼,挨揍是必然的,當然這是後話,徐壽輝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話說徐壽輝稱帝了,開始分官封爵。

鄒普勝,那個幫他宣傳明教的幫手,封為太師,倪文俊當了領軍元帥。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從統軍元帥府到中書省樞密院,各路府州縣一應俱全,配置和元政府一模一樣。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有文化有計謀的漁民參加了徐壽輝的紅巾軍。這次人的名字叫陳友諒。

陳友諒,湖北人,有勇有謀!

為什麼在這裏要特別說說陳友諒,因為由於陳友諒表現優秀,得到徐壽輝的信任,力量壯大後,這個陳友諒把他的老板給殺掉了,自己當了皇帝,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