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解釋一下丁浩為什麼不直接煉製紅磚,因為紅磚需要半年左右的靜置來提取純土,煉製青磚則不需要那些時間,直接燒製就好,在丁浩的計劃裏,青磚隻是暫時的替代品,他最終的目的是燒製紅磚!
而且鐵礦的煉製也是需要紅磚做鋪墊,畢竟紅磚更耐高溫!
丁浩首先在沂州城外以極低的價格買了一塊平整的荒地,用黃土堆砌起一排排的磚窯。
隨後,請了些木匠,用木頭打出模具,將黏土裝進模具中,將煤點燃,進行燒製。
三天後,第一窯青磚就生產了出來。
這些青磚丁浩沒有對外出售,而是自己建起了宅院,現在盛夏剛過,馬上會進入冬天,不知道這裏的冬天氣候怎麼樣,一個青磚房畢竟會比土房住著更暖和和舒服。
在房子建造初期,丁浩的想法是在地麵鋪上地熱管,可後來不得不放棄這個看似非分的想法,畢竟現在的情況不是什麼事都能做到的。
隨著青磚的不斷生產,丁浩的房子也漸漸完工,丁浩原本要燒製些玻璃,可玻璃剛生產出來的溫度太高,試了幾次沒有可以裝載的模具,所以不得不放棄了原有的想法。
幾天後,房子終於建造完成,房子是老式的房屋建築,沒有經過特殊的設計,看著眼前的房子,三人都有些熱淚盈眶。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這是三人的第一個固定住所,也是絕對意義上的家,隻是這個家相比較之前的,簡陋了不知道多少倍。
丁浩看看房子,又看了看唐茹嫣母子,聲音有些顫抖的說:“雖然這裏簡陋了一些,但以後,這就是我們的家,是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地方,是我們用雙手創造出來的,這個功勞每個人都有份!而且你們要記住,以後,我們還要住更大的房子,賺更多的錢!”
唐茹嫣和丁凡聽完都點點頭,他們始終對丁浩都有著高度的信任,更何況這段時間,他們在丁浩的帶領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從最初的什麼都沒有,到有了自己的小窩,雖然沒吃什麼苦,可畢竟那也是一點一點積攢出來的財富。
按照丁浩的計劃,接下來應該開始煉鐵,可丁凡的一句話點醒了他:“煉鐵現在缺的是液壓機和模具,在不搞定液壓機和模具之前,煉出來的鐵和鐵匠鋪裏的鐵沒有任何差別,也沒有任何實質性作用!”
丁浩也不得不開始考慮眼下的處境,雖說夏雪的製作和銷售已經趨於穩定,青磚的燒製也漸成規模,可是在這沂州城裏青磚並不是必需品,而且青磚的銷售和燒製也早就有人在做,雖說煤炭燒出來青磚質量不如煤燒出來的青磚,但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丁浩思來想去,最後做了一個冒險的決定,就是將夏雪的製作規模擴大,銷路也從沂州城周邊向外擴散!
在和張遠商議了一下後,張遠也表示同意,二人便開始著手準備。
張遠準備期間,丁浩通過沂州縣令搭上了鄰近的淮州城的縣令。
丁浩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親自一趟,以免出現意外。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丁浩坐著馬車,帶著鹽出發了。
經過三天的奔波,丁浩在第四天早晨出現在淮州城衙門門口。
出示了沂州城縣令寫的手書,丁浩被衙役領進了內院。
淮州城縣令此時正端坐在會客廳中,見丁浩走了進來並未起身,伸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示意丁浩坐下。
丁浩也沒有客氣,直接坐了上去。
縣令沒有寒暄,直截了當的開口道:“丁先生前來所為何事?”
丁浩也不在意回到:“小人這裏有為大人準備的一絲薄禮,還請大人笑納。”
說著,便將隨身攜帶的布袋打開。
縣令看著布袋裏白花花的夏雪有點不明所以:“這是什麼東西?”
“小人為其取名夏雪,是一種食物調味劑。”
丁浩這裏耍了個小聰明,沒有直接說它是鹽,一是想先探一探淮州城縣令的口風,二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縣令聞言,用手指捏了一小撮在手裏仔細端詳,然後又捏了幾粒放在口中,隨著夏雪的結晶在嘴裏化開,一股濃烈的鹹味也擴展到了口腔每一寸肌膚。
“這東西是鹽?”
話剛一出口,縣令又覺得不對,官鹽的味道鹹中發澀,裏麵還摻雜著苦味,這種純粹的鹹味讓他有點莫名其妙。
丁浩也不隱瞞:“這東西就看大人怎麼理解,視它為鹽也可以,畢竟味道與鹽相同,而我認為它不是鹽,官鹽的味道中又有幾層鹹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