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類型的工廠?”

“肥料。”

宋大牛不確定的問,“是您說的,高質量農作物的肥料?”

“正是這個。”

宋大牛懷疑人生了,難道他們這個山窩窩真能種得出來這種農作物?他從未見過啊!

不知不覺就嘀咕出來:“這…不可能呀……”

顧沛軍嚴肅的看著他,不讚同道:“你們或許不能,不代表別人不可以。”

“你看。”

他指著門外那顆梨樹,顆顆飽滿,鮮嫩多汁。

饒是再不相信,宋大牛也得承認,那些水果確實比他們自己種的好很多,看著就有種想嚐嚐的感覺,看看是不是像它的外表一樣讓人有食欲。

他突然想到另一層。

“有了肥料,水稻也能高質量的生產嗎?”

大米可以說是種花國最主要的糧食。

而水稻是要種到田裏的,如果肥料隻能在陸地上起作用……

“兩種農作物分開,用不同的肥料。”

林月窈聽見他們的對話,回答道。

靈泉水的用量更多,作物當然會生長得更好,但她不可能加入更多的靈泉水,水稻需要的多,適合玉米等穀物的肥料效果就會差些,不如針對不同的植物,生產出不同的肥料。

這樣剛好,每種肥料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然後她笑著看向宋大牛:“叔,你覺得呢?”

“我……”

他還在考慮,這事如果真的成了,能給柳葉溝帶來多少好處。

“我覺得這樣可行,農村到處是原料,一抓一大把。”

顧沛軍拍板道,都是自家人,他是絕對支持的。

“至於怎麼賣出去,我會向上麵說明情況,等他們批準。”

巨大的利益下沒有人會不心動,這種雙贏的好事,往大了想,說不準還是一個改變種花國現狀的契機。

宋大牛被他們說的都心動了,最主要的問題,私人不允許經營都解決了。

等上麵批準,不就等同於和國家合作嗎?

他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你們看工廠這件事,柳葉溝適不適合……”

“不說別的,這裏離家近,周圍的山也多,孩子生下來後也不用兩個地方到處跑。”

宋大牛準確的說到了他們最關心的地方,顧沛軍也不願意見到他們小兩口因為忙,時常見不到麵。

他就是因為陪伴愛人的時間不多才導致感情出現裂痕,算是個慘痛的教訓。

林月窈雖然也有這個想法,但還要跟宋大牛說清楚。

“化肥的原料由村裏出,錢按他們的勞動算,多勞多得。製作肥料的機器由我們來想辦法,之後的工作看他們的效率,男女不限,手腳麻利的優先考慮。”

“沒問題。”

一些愛渾水摸魚的不要也罷,這樣還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退一萬步講,隻是去山上抓些草就能有錢,對於他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了。

宋大牛沒有意見,他也不是什麼都得為村裏考慮,關鍵在他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