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商業帝國 第五百四十五章 未到位的係統(3 / 3)

“我知道了,小雲,這些應該你來通知他們麼,你當甩手掌櫃,結果把所有的東西都推給我了。”林清雅苦笑的應承之後,帶著李雲走向剛才的那群人,給他們相互的介紹了一下,原來跟在林清雅旁邊的就是高精度工業母機公司的首席研究員,也是總工程師的工程院副院長,著名機械專家曾應全博士。

曾應全對於李雲的事情也是略有耳聞的,一個幾乎用自己之力,讓林氏從一個小小的企業,變成中國市場的巨無霸,幾個新成立的企業甚至成為世界級的企業,擁有近乎無限的財力,同高層的關係非常的緊密,這樣的光環籠罩下的李雲,居然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真的是有誌不在年高。

李雲也很享受這樣的關注和讚賞,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這是中國國寶級的人物,即便在世界範圍裏麵,都有相當的知名度的,中國關於機械設備方麵有一定的落後,但是在有些領域還是有獨到之處的,甚至在某些領域世界領先的地位。

李雲很認真的聽了曾應全介紹了有關公司的情況之後,對於現在公司的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原來工業母機公司遠比想像的要大,不但包括了在這裏的部分,還包括了BJ基地,SY基地在內的12個基地,幾乎整合了國內的重要機械製造企業,這讓原本以為這家公司是林氏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的李雲有些驚詫,不過想想,他也就釋然了,關係到整個國家工業程度的公司,沒有國家的支持,是不可能存在的。

“對了,曾總工,這個安裝車間的設備到底是怎麼回事,需要總公司的力量幫忙麼?”李雲想到剛才林清雅說的安裝車間的設備問題,問道。

“公司的基本設備和技術,都已經到位了,不過全套的自動化設備由於太龐大了,需要專門的定做,我們是通過德國方麵定做的,但是出於技術壁壘的原因,德國方麵延遲了交貨的日期,影響到我們整體的安裝。”

“原來是這樣,這件事情交給我吧,還有其他的困難沒有?資金方麵呢?”李雲這才想到,這是製約國內技術進步的關鍵,美國和歐洲諸國,出於一定的考慮,對於某些關鍵性的技術,限製對中國出口,如果不是機緣巧合之下,獲得了美日的技術,這個工業母機的公司是不可能成立的,可是現在核心技術已經有了,他們又在自動化上給與限製了,沒有高的自動化機械,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就很難控製,這倒是一個大問題,需要盡快的解決。

曾應全沒有想到李雲這個公司的總裁對於企業這麼的重視,連連保證道:“其他房間就沒有什麼問題了,資金方麵,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是沒有問題的,不過……”說到這裏,曾應全麵露難色,欲言又止。

“怎麼了,曾總工,還有什麼要求麼?”

“這個,這個……”曾應全下決心一樣的說道:“李總,我想要在公司這裏成立一個高品質的實驗室,不過資金方麵有了很多的困難。”

“高品質的實驗室,公司現在沒有實驗室麼?”李雲有些驚奇的問道,近10年來,不管從事那個行業,那個領域,他最重要的就是核心技術的掌握和技術的持續發展,高精度的工業母機公司,關係到中國的整體工業加工精度,居然沒有一個高品質的實驗室。

“公司有實驗室,是在原有幾個企業的實驗室的基礎上合並而成的,不過隻能對少部分的技術進行改進,而不能針對整體的提升。”曾應全為難的回答道。

“實驗室規模這麼小,有沒有搞錯,放心,這點我這裏就應承你了,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需要什麼,直接打報告給總裁辦公室,我不在的話,就由清雅姐批複,50億以下的資金,都可以直接的批複,50億以上的就需要通過董事會決定了,你說是麼?”李雲很大氣的在自己的職務範圍內做出了決定,作為林氏的總裁,他擁有輝煌的業績,別說是50億,500億都沒有問題的,不過必要的途徑還是需要的,一般情況下,他提出的議題,問題不是很大。

林清雅也在旁邊附和道:“沒錯,曾高工,你放心吧,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都沒問題的。”

“太感謝了,李總,我一定會建設一個最高標準的實驗室,盡快的國外的先進技術,並且和國內的技術融合起來,建立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曾應全聽到李雲的決定,激動不已,本來他不過是想申請一個幾億元的實驗室了,這已經超過了他的想象力了,但是沒想到李雲應承的是50億以下,隨時可以批複,甚至聽李雲的口氣,再多也有可能,50億人民幣,在國內的情況下,建設一個世界一流的實驗室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有了這麼大的支持,足見李總對於企業的重視。

除了實驗室的問題,李雲還保證,在擴大在生產的問題上麵,在和其他生產基地的聯係上麵,在財力和人力上麵,給與全方位的支援,雖然剛剛才知道,公司的基地分處十幾個城市,這些城市的發展非常的不均衡,但是如果他們全部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的話,未來整個中國的相關行業,都會得到巨大的提升,這也是李雲所希望的,同時也是曾應全所希望看到的。

又問了一些關於公司發展的問題,李雲和林清雅結束了整個上午的行程,由於李雲住的地方還沒有安排,由林清雅帶著前往賓館。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