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完了勳章,總書記話鋒一轉,宣布,這個新成立的稱號,獎授予林氏集團總裁李雲,飛馳公司總經理宋朝元,U72金屬的發明人,U72生產研究小組負責人吳國淵,U72小組能源研究小組負責人,著名能源專家魏新明,U72小組合金研究小組負責人,著名合金專家黃征。其他研究人員分別獲得共和國衛士,五一勞動獎章在內的一係列軍地獎章。
周總書記的語音一落,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而李雲在聽到自己獲得了華夏英雄稱號的時候,他呆住了,總書記還真的是大手筆,把如此一個重要的稱號頒發給了自己,要知道,按照獎章上麵的描述,這個獎章的獲得者享受的待遇是空前絕後的,他苛刻的條件,必然會讓他的獲得者很難獲得稱號,而自己將作為第一批獲得獎章的人,作為共和國命運的改變者,永遠的載入史冊,這不是一個中國人最希望的麼。
會議進行了很多的議題,包括專家提出的一些需求和設備,黨和國家領導人都保證無條件的支援,U72將作為未來20年,全國最重要的項目,用舉國之力支持進行,在未來的5年中,國家將逐步的調整產業結構,爭取建立一個以U72為核心的,新的能源體係和工業體係。
30號的這一天很快的過去了,諸位領導早已經離開了,而李雲依然沉浸在喜悅中間,華夏英雄稱號,這個共和國曆史上最高的稱號,他突然覺得自己做出的一切選擇都是有意義的 ,為了不辜負這個稱號,未來的自己要更加的努力,為共和國的將來添磚加瓦。
表彰大會的力量是龐大的,進入5月份之後,所有的科研人員投入了12萬分的熱情,廢寢忘食的工作,就連新加入的核能專家也不例外,好多次,為了這些科研人員的健康,李雲都不得不硬把他們拖下了試驗台。
奮力的工作得到的成果也非常的喜人,一個月的時間,生產研究小組首先傳出捷報,關於U72合金小規模生產的問題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在吳國淵的領導下,他們在實驗室建設了一個小型的生產線,把U72的產量,從原來的日產一塊2KG左右,提高到了日產20塊,40KG左右,這樣的產量提高是驚人的,憑借這U72的出色性能,這樣的產量,已經足以支持目前中國的對U72合金的需要了。
然後其他的方麵也是進度喜人,一些初步的性能被開發出來,U72的商業性能已經初步的彰顯了,果然不愧是劃時代的發明,已經初露崢嶸了。
一個月的時間,讓高層支援的機器設備基本上已經到位了,李雲這才發現,這10年來,中國的技術實力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也看到了中國軍方無比身後的底蘊,無論是技術人員的能力上麵,還是先進的設備上麵,同他以前看到的大不相同。
近10年來,通過了種種方法,幸運的獲得了日本和美國的技術資源,中國的技術實力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民用領域,大多數都是采取仿製,或者根據美,日不同的體係進行發展,雖然發展的速度也不慢,不過由於獲得不是頂級資源,現在和美日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一點在軍方的技術設備上,完全看不到。
中國不愧是吸收百家之長的典範,通過幾年的努力,把美日這些準一流甚至二流的技術吸收笑話之後,在此的基礎上進行融合,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這樣的奇跡,讓李雲不由的想到了當年****剛剛結束的時候,新中國的那批坦克,利用蘇式坦克的底盤,加上英式坦克的火控和上層建築,通過合力的布局,吸收了兩方麵的優點,最終生產出來既包含了蘇式低廉價格,維護方便,又包括英式性能突出,火控優秀的新式坦克,這樣的吸收能力,讓全世界震驚。
而今天,也正是這樣的消化吸收能力,讓中國的軍事工業,在吸收了美日的優點之後,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一條真正的站在世界軍事科技巔峰的一條路,U72雖然重要,他隻是一個引子,一個導火索,而三十年來,中國工業的厚積薄發,才是未來變革的原動力。(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