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篇男子墳頭拜父,遇乞丐老頭討錢,老頭:拜什麼,得挖墳(1 / 3)

明朝年間,有個叫李有根的男子,家住馮莊村,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當年母親懷他的時候,父親就已經戰死沙場了,母親劉氏覺得這孩子雖然死了父親,但是根不能斷了,就叫李有根。

這李有根別的本事沒有,淘氣第一名,可皮得很,自從劉氏得知丈夫已死,要獨自一個人麵對養孩子的重任,每天就像個男人一樣去生活,白天種地,晚上還要做針線活,即便兒子再淘氣,她為了生活也已經沒有精力去管了。

隔三差五,就有街坊鄰居過來告狀,說李有根如何淘氣,如何欺負他們家的孩子,劉氏已經見怪不怪了,隻得彎腰道歉。

她晚上等李有根回來,又是一頓訓,每次都這樣,可是都沒有什麼用,她對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別的要求,隻求他別給鄰居添麻煩就好,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是這孩子就是沒有長進。

至於說李有根為什麼會這樣做?他主要是覺得母親天天隻知道掙錢,也不和他好好說說話,從來沒有人和他交流,他到處搞破壞主要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就算罵他也行,就是別不理他。

有一天吃了晚飯,村裏的趙嬸過來串門,這趙嬸可是村裏的媒婆,撮合了多少當地的男女,雖說她也收了不少好處,可能給人組建一個家庭的話也是功德無量的,大家都挺感激她的。

今天來也是為了給劉氏介紹一個男子,這男子也是前兩年死了妻子,在隔壁村,若是劉氏同意,就可以帶著兒子去和他一起生活,婚禮辦不辦看兩個人的意思。

一般的女子,若真有心想再嫁,早就已經有風吹草動了,可劉氏從丈夫死了到現在,都已經將李有根養到八歲,大家就知道她沒有再嫁的打算,也不會去勉強,今天這趙嬸唱的是哪一出戲,劉氏實在是猜不透,但她還是有禮貌地回絕了。

趙嬸見這事兒不成,便隻好作罷,走的時候臉色並不好看。那劉氏主要是想李有根他爹當年走的時候留下了房子和田地,要是再嫁,這房子和田地萬一被對方吞了怎麼辦?按照傳統,她覺得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即便丈夫不在了,也要守好這個家,況且已經有一個兒子了,將來老了也有人照顧她,她將兒子養大就好了。

趙嬸來的這一次,被李有根全程看在眼裏,他焦急地問母親:“娘,你真的不會拋下我嗎?你還這麼年輕。”

那劉氏被這樣一問,安慰道:“縱使我兒再調皮,我知道你的心還是善良的,你才八歲,娘若改嫁,你爹留下的這些田怎麼辦?這房子都要被你大伯占了,你將來拿什麼娶媳婦?”

果然知子莫若母,李有根也終於明白母親的不易,從此他洗心革麵,再也不調皮了,從這一刻起,他每天幫著母親去種田,還主動幫忙做飯,收拾家務,再沒讓母親操心過,就連村裏以前經常來他家告狀的那些鄰居,見到劉氏之後,都在那裏誇讚,說這李有根一天比一天有出息,可比以前有禮貌多了。

劉氏的心裏甚是安慰,想到兒子終於不再淘氣,她覺得之前吃的那些苦都不是苦,今後她要為了兒子好好地活下去,她還要看著兒子娶媳婦,當奶奶。

就這樣過了兩年,李有根已經十歲了,他經過兩年的曆練,什麼活兒都會做,之前是調皮搗蛋,現在比起同年齡的孩子,他的臉上早就脫去了稚氣,已經有了當家人的樣子。

現在家裏的田都是李有根過去種,他都不讓母親插手分毫,他說自己要肩負起一個男人的責任,不能讓母親一個人受累,種田這種事情是男人該幹的體力活,母親還是歇著吧!

故母親輕鬆了很多,每當李有根在烈日下勞作的時候,她隻負責給兒子送點飯過去,讓他吃飽了,有力氣幹活。

這天,母親送完飯,覺得田間的風吹得她渾身舒暢,便找了個蔭涼的地方坐下,她想著睡一覺,就可以和兒子一起回家了。

等兩個人溫馨地走在傍晚的夕陽下,卻遠遠地看見自己家的大門是開著的,他們兩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進賊了?便趕緊跑過去,看看裏麵有什麼東西被盜。

可是他們兩個剛剛走到門口,就看見大伯和大伯母將自己家裏的櫃子、椅子,還有一些值錢的東西往外搬。

李有根的大伯和自己的爹向來不和,就連當年李有根的父親戰死沙場的消息傳來,他都沒有來問過一句,如今卻來自己家將這些值錢的東西往外搬,估計是要搬到自己家。

李有根毫不客氣地說道:“你幹嘛?這是我家的東西,你別來沾邊,這麼多年都和我家保持距離,現在怎麼隨隨便便過來搬東西?”

劉氏也氣不過,但畢竟還得喊一聲大哥,便說道:“大哥,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家可不欠你的。”

哪知大伯從腰間拿出一張地契,自信地說道:“你看看這張地契,可是我弟弟去當兵之前簽的,他已經將這房子和你們家的田地都轉讓給我了,我念李有根當時還小,就沒有和你計較,如今他都十歲了,我要來拿回屬於我的東西了。”

劉氏想這不可能,當初嫁過來的時候相公根本沒有和她說過這個事情,而且以大哥的性格,不可能等這麼多年才過來叫我歸還。

不知所措的劉氏和李有根壓根不相信,可大伯帶著他們去村裏的族長那裏理論,族長和一群村裏比較有威望的長輩看了一下那張地契,的確已經改名了,也就是說這房子和田都是大伯的,李有根和他母親將來要露宿街頭了。

村裏的人都知道這李有根的大伯不是個東西,他是個嗜賭成性的人,以前李有根的爺爺奶奶早就將家產分了兩份,那大伯是長子,還多給了,可是都被他輸光了,後來人也消失了,怎麼一回來就帶了地契,村裏的村民都為李有根和他的母親抱不平。

大伯和大伯母在確認了之後,就將李有根和劉氏趕了出去,幸得隔壁李嬸好心收留,讓他們娘倆在自己家暫住幾日。

李有根好不容易這兩年開始懂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可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娘倆陷入了困境。

可總不能老是住李嬸家,於是娘倆就在村口的小河邊搭了一個帳篷先住著。

這一日,李有根想去田裏看看他親手種的糧食,順便摘一點糊口,哪知道大伯早就在田裏待著了,李有根氣不過,又過去跟他理論:“這田是你的,可這上麵的農作物都是我種的,我來摘自己種的糧食有什麼不可以,要吃你自己種。”

可李有根不知道的是,那大伯早就將田裏能摘的蔬菜和糧食都摘光了,剩下的不是還在長的蔬菜,就是一些枯枝爛葉,大伯笑著說道:“那你就摘呀,我也沒有不讓你摘。”說完這句話,大伯大笑三聲,就走出了田野。

李有根隻得摘一些南瓜葉子和桑葉回帳篷炒著吃,他看了一下手上的葉子,可能上山摘些野菜都比這好呢!算了,都摘了,還是不要浪費了。

李有根站在蔬菜架子下麵錘頭喪氣好久,忽見那架子下麵有幾根藤一直來回晃動,還發出“沙沙”聲,他鑽到架子下麵,將那些雜草撥開,竟發現一條小青蛇在藤下爬動,隻是它好像被蔬菜架子下麵的藤條纏繞住了,怎麼都脫不了身。

李有根想幫她把藤給弄斷,但是他又轉念一想,這條蛇到底有毒還是沒毒,萬一我救了它 ,它將我咬了可就不好了,我這幾天倒黴,房子和田都給人占了,萬一在這裏再被毒蛇咬了,我娘豈不是要白發人送黑發人,還是走為上策。

他從藤架下麵準備繞出去,卻不慎跌了一腳,整個身子坐在那小青蛇的身上,頃刻間,他臉朝地埋在土裏,一轉頭,那青蛇的頭和他隻有一個手指頭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