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李蓮英並非像傳說中的那麼壞,他沒有像其他受寵太監一樣恃寵而驕攬權霸道,而是對任何人都一臉膿包一團和氣,“事上以敬,事下以寬”,隻是喜歡貪錢而已。
而且,他對光緒態度也一向很恭敬,光緒經常誇他“忠心事主”。
李蓮英是個聰明人,他對光緒的奉承不像其他人一樣明目張膽,而是非常巧妙。
趁慈禧這年六十大壽之際,李蓮英勸說慈禧將珍妃由嬪位晉封為妃。
這自然是李蓮英對珍妃也是對光緒的示好了,光緒先讓珍妃悄悄送了一些珠寶給李蓮英,以表謝意。
有一天,隻有光緒和李蓮英兩個人在。
光緒對李蓮英說:“李總管,珍妃送給你的禮物,收到了吧?”這是暗示珍妃給李蓮英的禮物是光緒讓送的或至少光緒知情。
李蓮英果然聰明,立即跪道:“奴才叩謝隆恩。”
“李總管照顧太後和朕勞苦功高,以後朕就稱你為俺答吧。”
在滿語中,“俺答”是“奶媽”或“師傅”、“老夥伴”的意思。
在1901年“回鑾”時,李蓮英看到光緒房內連被褥都沒有,就把自己的被褥抱給光緒,乃至光緒後來常感慨道:“如果沒有李俺答,我活不到今天哪!”現在光緒隻不過是將後來對李蓮英的稱呼提前了。
“折煞奴才了,奴才萬萬不敢。”李蓮英慌忙跪下磕頭,小心髒怦怦直跳,心想皇上醒來後是怎麼了,怎麼變化這麼大,這是要“先禮後兵”?
“俺答不必客氣,就這樣吧。”
光緒如此稱呼既籠絡了李蓮英也討好了慈禧,畢竟李蓮英是慈禧最寵信的人,給李蓮英麵子也就是給慈禧麵子。
“謝主隆恩!”
“以後還需要俺答多多照應。”
“奴才萬死不辭。”李蓮英又叩頭道。
可見李蓮英對光緒的感激發自肺腑,光緒趁機說:“現在朕需要個貼身內侍,俺答有沒有推薦人選?”
“皇上有沒有中意者?”李蓮英果然聰明,知道光緒其實已有中意人選。
的確,光緒有中意人選,他就是太監寇連材。
曆史上的寇連材本有妻女,後因家貧實在過不下去了便在23歲時入宮。
他識文斷字又“忠耿持正”同情光緒,在奉慈禧之命名監視光緒時反屢屢向光緒透露消息,後來還屢次向慈禧譏諫,甚至上折指責慈禧攬權,被惱羞成怒的慈禧處死。
“朕覺得寇連材不錯。”光緒想重用寇連才避免他的犧牲。
“奴才領旨,即刻去辦。”
李蓮英雖然答應得痛快但麵有不快,光緒知道這是因為寇連材並非他心腹,於是繼續說:“朕覺得小德張也不錯,就讓她伺候皇後吧,俺答覺得如何?”
小德張是李蓮英的親信,讓他去侍奉皇後自然是美差,李蓮英果然歡喜道:“皇上英明,奴才替小德子叩謝皇上。”
說完,他又磕了一個頭走了,內心更慌亂、驚訝了,皇上怎麼突然這麼英明了?以後可得小心侍候。
讓小德張侍奉皇後隆裕,其實是光緒早就想好的一箭雙雕之計,既進一步籠絡李蓮英,也算是向皇後隆裕表示一下關愛,雖然原來的光緒並不喜歡隆裕。
在選妃時,光緒本來看中的不是隆裕,但慈禧依然強迫光緒選了隆裕為皇後。
選妃時的場景,林濤腦海中光緒的記憶還曆曆在目。
當時光緒十八歲,按照清朝皇室傳統,皇帝理應在14歲時成婚,但成婚成家即意味著成人即可親政。
慈禧因為貪戀權力遲遲不讓光緒大婚,拖到光緒18歲實在拖不下去了,便隻得為光緒選妃。
最後備選的五個女孩包括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兒靜芬,還有江西巡撫德馨及侍郎長敘家的各自一對姊妹花。
選妃時,慈禧對光緒說看中哪個女孩為皇後,便將金鑲玉如意給她。
光緒看到德馨大女兒最為漂亮便拿著玉如意向她遞去,不料慈禧忽然大喊了一聲“皇帝”,並向靜芬的方向努了努嘴。
光緒明白慈禧的意思,隻好將玉如意遞給了靜芬,立她為皇後。
為免生事端,慈禧還將光緒看中的德馨女兒送出宮,立長敘兩個女兒為妃,即後來的珍妃、瑾妃。
靜芬雖然和光緒自小玩到大,但她姿色平平臉似馬臉有些駝背,性格又內向呆板,唯一的愛好就是像慈禧一樣聽戲,就像今天整天刷短視頻的人一樣。
所以,光緒一向不喜歡靜芬,雖然她一直喜歡他。
入洞房當晚,光緒和靜芬道:“姐姐,我永遠敬重你,可你看,我多為難啊!我們還是做回姐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