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發生著曆史性的巨變,有幸生於這個時代的人們,能感受、見證這跨時代的偉大變革。幾千年來,終日勞作的最廣大的普通民眾,也終於可以抬起頭來,正視曆史,展望未來,思索人生的意義。
我女兒快五歲時,有一次對她媽媽說:“我要一個人靜一會。”媽媽問:“你靜一會要做什麼?”女兒答:“我要思考人生。”媽媽驚奇地問:“你知道什麼是人生嗎?”女兒答:“不知道。”媽媽又問:“那你從哪裏學的要思考人生?”女兒答:“電視裏。”
我大學室友兒子快七歲時,有一次問他:“爸爸,人都會變老,老了都會死,早晚都是死,那人為什麼還要活著?”我的這位老同學真不知如何回答。他把孩子這次有趣的提問告訴了我。我對那位老同學說,你兒子可真是位天生的哲學家。是呀!人早晚都是死,早死晚死又有什麼區別嗎?既然都要死,那為什麼還要活?
人為什麼要來到這世界上,來到這世界上之後,為什麼每個人都無法逃避死亡的命運。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們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既然每個人都無法逃脫死亡的最終歸宿,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既然必然會死,為何還要生?
有人問:人為什麼要吃飯?答曰:吃飯是為了活著。有人問:人為什麼要活著?答曰:活著是為了吃飯……,但好像又不僅僅是為了吃飯,應該還有別的什麼目的。人世間的問題,簡單,如為什麼要吃飯?深邃,如為什麼要活著?稀裏糊塗地回答,都挺簡單;認認真真地思尋,都不容易。
有一次同朋友聊天,談到了工作和生活中諸多的不如意。討論現在努力地工作賺錢到底為了什麼。我們一起懷念起上大學時無憂無慮的時光,聊到上完課後,幾個人經常一起去球場打球的情景,似乎仍能感受到籃球入網那一刹那的興奮。當時球場上的高度專注讓一切的憂愁和煩惱全都消散。打完球湊錢到小飯店一起吃飯喝酒,好不悠哉樂哉。當時沒什麼錢,典型的窮學生,吃飯必須找經濟實惠的小餐館,喝酒也是最便宜的啤酒。那時雖窮,但生活中卻充滿了樂趣和希望。當年總是夢想著畢業之後能作出一番事業,然後與自己心愛的人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那是多美好呀!那是多麼令人向往呀!
我們真的很懷念讀書時無憂無慮的生活,真的希望再去讀一次書,再去過一次那樣的日子。我們最終得出一個結論:現在努力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過窮學生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那段窮學生時代的經曆才是我們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時光。
也許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就是在最窮苦的時候度過的,但在窮苦的“幸福日子”裏,我們卻不認為自己是幸福的,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向往著美好的明天,然而真的到了明天,卻發現自己一直追尋的幸福同曾經的窮苦一起留在了遙遠的記憶之中。
我們走在大街上,會看到一張張陌生而又熟悉的麵孔,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孩子的天真,少年的颯爽,青年的浪漫,中年的無奈,老年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