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還沒打開那封電子郵件,蘇小糖便預感到它的內容將會是什麼。

電腦上的鼠標箭頭在發件人一欄的“賀翔”兩個字上遊戲般地繞來繞 去,她琢磨著要不要打開它。忽然想起影視劇中排爆專家拆除定時炸 彈的情景,不禁笑了一下。她想那些麵對炸彈的專家大概就是自己 現在的這種心情吧。她覺得自己沒必要像他們那樣緊張,便隨意地 哼起了一支歌,但她想不起這歌的名字了。叫什麼來著……叫什麼來 著……哼著、想著,手裏的鼠標隨著歌的節拍,渾然忘我地點了下 去。炸彈響了——我們還是做好朋友吧噎噎蘇小糖又笑了一下:自己猜對了!她對著顯示屏裏自己模糊的影 像做了個“V”字形手勢,並且輕喊了一聲:“耶!”但是隨即,鼻 腔裏一陣酸癢,一股熱辣辣的東西直衝眉心,眼淚就從眼角裏流了出來。

蘇小糖與清淩市委書記田敬儒的第一次見麵是在利華紙業有限公 司原料場的火災現場。

接到這條新聞線索時,蘇小糖正在洗手間,她一手拿著手機,一 手握著牙刷,滿嘴牙膏沫接電話的樣子有些滑稽。撂下手機,揪起毛巾,抹淨臉上的牙膏沫,胡亂地綁了個馬尾辮,抓起相機包,拎起衣 服,蘇小糖迅速地衝向樓下。

因為職業習慣,蘇小糖總會提前把采訪要用的所有東西準備好, 放在最順手的地方。這個習慣被她從北京帶到了清淩。

利華紙業發生火災,是蘇小糖接任 葉環境時報曳 駐清淩市記者站 站長收到的第一條新聞線索,這已經是她來到清淩的第五天了。前四天,蘇小糖一直處在躁動之中,這既有初到清淩的陌生感,也有剛剛 離開北京的失落感,更多的則是對那份理不清、道不明的身世之謎的惶惑。她希望迅速地投入到緊張的采訪中,用繁重的工作排解雜亂無章的思緒。

“嘎吱”一聲,一輛出租車停在了蘇小糖身邊。蘇小糖鑽進車裏,說:“利華紙業原料場!”

司機在後視鏡裏看了蘇小糖一眼,問:“姑娘你是記者吧?”

蘇小糖瞪大眼睛,驚訝地反問:“您怎麼知道?”

司機笑著說:“看你背著相機就猜到了。這不剛送完倆記者,原 料廠著火了,記者們都向那兒衝呢!記者們的鼻子可靈了,哪兒有事 往哪兒跑!”

蘇小糖笑了。記者們常說自己長著鷹眼睛、狗鼻子、兔子耳朵、 鴕鳥腿,意在表明自己對新聞事件的敏感性,以及行動的迅速。這種感覺頗像獵捕捉獵物,始終保持一種“進攻”的態勢。蘇小糖暗自 慶幸,這位司機還算嘴下留德,沒像香港等地把追蹤明星隱私的娛記 與動物聯係在一起,稱之為“狗仔隊”。

司機說:“利華現在好像封鎖現場了,聽說市領導全去了,到處都是警察!你知道嗎?”

“知不道啊!”蘇小糖又瞪起了眼睛,停頓了一下,補充一句,“那更值得去了。師傅,勞駕開快點您哪!”

司機加了加油門,問:“聽口音姑娘是北京人,‘知不道’又像唐山話,姑娘到底哪兒的人?”

蘇小糖樂了,心裏暗說這位司機更適合當記者,走一路,問一路,頗具記者“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索性胡編亂造說:“我媽北京人,我爸唐山人!”

雖然是玩笑,蘇小糖心裏卻是一歎,要是被老媽米嵐聽到自己這樣說,估計還得挨頓訓斥。離開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母女兩人還沒有完全解除冷戰狀態。

離利華紙業的原料場還有一段距離,蘇小糖隔著車窗便看到了濃重的黑煙借著風勢滾滾而上,焦糊的味道擠過車門、車窗的縫隙,徑直往她的鼻孔裏鑽。

通往利華紙業原料場的道路被幾輛警車從中隔斷,眾多警察全副武裝,嚴陣以待。蘇小糖一眼看到了扛著攝像機、背著照相機的幾位同行站在路中間,他們正與一個官員模樣的男人在爭論著什麼。

司機無奈地拍拍方向盤說:“姑娘,沒辦法了,我隻能送你到這兒了。你也瞧見了,根本不讓過去。記者都攔那兒了,就甭說我這台出租車了!”

蘇小糖應了一聲,付完車錢,走下車,悄悄地繞到同行們身邊的一輛車旁,聽他們的談話。

官員模樣的男人大約四十多歲,中等個頭,身材略微有些肥胖,他苦口婆心地勸說記者們:“你們都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今天我要一盡地主之誼,為你們接風洗塵,請大家快上這台麵包車。咱們統一乘車,統一行動。”

記者們七嘴八舌地說:“曹部長,您就別破費了!我們大家都是為了火災而來的,跟您去了,‘作業’交不上去,回頭我們都得挨批!”

“就是嘛!曹部長,您的心意,我們大家心領了,改日再討擾吧!”

“就是就是,來日方長嘛!”

“那可不行,那可不行!”曹部長舞動著雙手,比救火還要急切地說,“各位可都是無冕之王,絕對不能怠慢了。以前我就想把各位請到一起聚一聚,今天正好人齊,臉麵、場麵、情麵全有了!誰要是不去,就是不給我老曹麵子!小趙,愣著幹嗎?快點兒把記者們請到麵包車裏……”曹部長伸手拉住了一個高個兒黃頭發的女記者,“小洋人,你可是駐清淩的‘老記’了……不是,老記者了,得給大家做個表率!”

被稱做“小洋人”的女記者滿麵堆笑,對幾位同行說:“得,今天大家給曹部長個麵子吧!回頭讓曹部給咱設計一條好新聞,怎麼樣?”說著第一個鑽進了麵包車。

其餘的記者們,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在曹部長和宣傳部另外幾個人的勸說之下,不大情願地鑽進了麵包車。

蘇小糖一直待在旁邊,默默地聽著眾人的言語。她認出來,眾人口裏的“曹部長”正是清淩市委宣傳部長曹躍斌。宣傳部一把手親自出麵擋駕,火災現場肯定有“大魚”,自己一定得鑽進“火海”裏去試試深淺。

火災現場比蘇小糖想象的還要雜亂。火場外,圍觀的群眾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對著火場指指點點,許多警察正在維持秩序。蘇小糖繞過警察,一溜小跑進去。還沒有走到近前,就看到一條條巨大的火舌在原料垛上不斷地翻騰著、舔舐著,煙氣卷著熱浪肆無忌憚地向四麵八方彌漫著。十多輛消防車停在現場,身著防火服的消防戰士手持水槍不斷地向起火的原料垛噴射著……此時正是初春,北方的寒氣還未完全退去,熱浪卻炙烤得蘇小糖臉頰陣陣發燙。她一眼看到頭戴安全帽的清淩市委書記田敬儒、市長何繼盛正在現場,與消防指揮官商量著滅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