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府華陽村南山一個十多歲的少年郎背著從山上撿的幹柴邊走邊唉聲歎氣,少年名叫劉平安,因剛出生就遭遇山匪作亂全家去府城避難,祖父祈禱全家平安給他取名劉平安希望全家躲過匪禍。
現年隻有13歲的劉平安已經不是以前老實巴交,大字不識一個隻知道種地打柴的農民,而是二十一世紀現代人,但也隻是一個普通現代人,不是智商極高的大學生也不是叱吒風雲的商場大鱷,就是個普普通通高中都沒畢業的打工仔,一個倒黴因發大水下水救助孩童一命嗚呼的可憐蟲。
“哎呦,山坡有點陡背著幹柴的劉平安一個沒注意栽倒在地,來了個狗啃屎,要不是劉平安身體靈活抓住一棵小樹非一股腦滾到溝裏不可。
“該死的古代,去他娘的,別人穿越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地主富戶,在不就是聰明無比一看就是個科舉小天才,最次也是渾身蠻力一個打十個的高手,可自己呢,吃頓飽飯都難,全家窮的叮當響,還越窮越生,我的手機,我的電腦,我好想吃肉吃雞腿。幾個月艱難生活讓劉平安徹底繃不住了,坐在一棵老槐樹旁滿眼淚水破口大罵。
劉平安罵了半個時辰冷靜下來,生活還得繼續,總不能找個繩子吊死吧,好死不如賴活著,萬一哪天摔倒撿到一坨黃金而一夜暴富呢。
劉平安自我安慰一番從新背起幹柴氣呼呼往家中趕去,劉平安穿越的朝代是一個他也不了解的封建王朝,一個叫大周的王朝,剛開始劉平安還以為是老妖婆武則天的周朝,後來從來往經商夥計口中得知根本就不是兩回事,大周高祖皇帝原本是前朝西北邊軍統領,國家腐敗加上自然災害各地義軍風起,高祖皇帝借助麾下強悍騎兵花費十數年時間統一天下建立周朝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
華陽村是大周朝平陽府最為普通的小山莊,村裏一共不到五十戶,全都是在土裏刨食的農戶。
劉平安家位於村西頭,全家十多口人住在一個土房圍著的院子裏,劉平安爺爺奶奶一輩子生了6個孩子活下來的隻有3兒1女,老大劉德江有三個孩子一兒兩女,老二劉德山也就是劉平安父親生了一兒一女,老三劉德峰是老兩口老來得子今年隻有20歲,因為家裏實在貧困至今還沒說上媳婦,把老兩口急得不行。
儒家文化作為漢民族社會主流文化,早已深入漢人的骨髓。孝悌和長幼有序等一類的傳統倫理成為家庭成員中理所當然的生活理念和習俗。多世同堂大家庭在當時社會裏會受到眾人崇尚、羨慕和讚譽。
在大周朝隻要老人健在幾乎沒有分家的,也不敢分家怕別人笑話,劉平安家就是這樣子。
一家之主老爺子劉元東在家說一不二,是家裏頂梁柱沒人敢惹他,奶奶劉張氏是最普通的農村女人,一輩子養兒育女圍著當家人轉,在家裏話語權僅次於老爺子劉元東。
劉平安剛進村口就見到自家親妹妹一蹦一跳往他這邊跑來,劉平安趕緊把幹柴放下把親妹妹三丫抱了起來,笑嗬嗬從懷裏把采的幾個野果子遞給妹妹,剛滿五歲的三丫也不怕髒一個勁往嘴裏塞。
“慢點,沒人跟你搶,劉平安無奈看著三丫急著忙慌的樣子,也沒再阻止。心裏歎口氣家裏太窮,三丫著急吃果子也是怕拿回家大伯家二丫跟她搶。
哄了三丫一會劉平安背起幹柴牽著三丫手進了家門,把幹柴放到灶台旁洗了把臉進了自家小屋子躺在炕上想著下一步怎麼走,光靠種地肯定不行,一大家子吃喝拉撒靠那幾畝薄田吃飯都成問題,要不是家裏壯勞力多平時能去大戶人家做長工幹點零活定會餓死人。
做生意不行,自己不懂做生意也沒本錢,再說了在古代你能做什麼生意。搞副業養殖他又不懂,在古代搞養殖也太扯淡,劉平安越想越鬧心,難道自己真是個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