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發展海軍(1 / 1)

自中法戰爭結束後,清廷迎來了短暫安穩日子。但馬尾海戰中福建水師全軍覆沒讓清廷上下痛心疾首,也意識到自身海軍實力的不足。

但朝內部分大臣則主張強力發展陸軍,以托沿海炮台群,攔敵於海上和加強陸上邊塞實力以防沙俄。另外部分大臣則要求海軍實力,新增艦艇和火炮,將來襲敵艦隊擊潰於海上,以來保障大清海域的安全更多是震懾日本,但日本已經不斷新購艦隻和新式火炮。對此清廷想出了折中的方法讓主張陸軍的陸軍派去發展陸軍,讓海軍派去發展海軍,但海軍不同於陸軍海軍艦艇貴且需要每年要定期保養和新增艦隻,火炮和炮彈,這些都不是一個小的開支。

海軍派想要獲得足夠多的經費以發展海軍,隻能從手握實權的慈喜太後那裏獲得允許。對主張海軍的李鴻章來說海軍經費是難弄的,為了海軍經費他軟磨硬泡說服了光緒帝,搞定光緒帝後他找到昔日舊敵戶部尚書翁同龢商量,一開始翁同龢並不同意但在之前光緒帝的說服和李鴻章闡明要害的說辭以及搬出民族大義後,翁同龢也同識了李的想法。到了最艱難的一關那就是——慈禧,隻要慈禧同意一切都順暢了,一天中午,李鴻章麵見了慈禧太後並向慈喜太後稟報了加強海軍的想法,但卻受到慈禧的質疑和反問,慈禧:“海軍每月經費和一艘船一門炮的價格這麼貴!夠修建幾個頤和園的了”,對此李鴻章心裏已經問侯了慈禧家人幾遍,但李鴻章還是忍氣吞聲對慈禧闡明了海軍的利害,並說道:“日本在大量新進新式艦艇和新式火炮,實力快超過我大清艦隊了”,對些慈禧:“李大人的意思是我大清不如一個小倭國了?”,李鴻章連連表示:“臣不敢,臣隻是把當前雙方情況如實稟報”,但慈禧又轉念一想堂堂大清要是被一個倭國超過不是很沒麵子?,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慈禧便同意了李鴻章的經費申請。對此李鴻章感激涕零:“臣叩謝太後”,慈禧則擺擺手說讓李鴻章退下去吧。隨著層層通關海軍經費也如期撥款到款,自此清廷開始建造海軍熱潮。

1887年5月13日,清廷從國庫撥款200萬白銀用於對福建造船廠的改造和外購新設備,從原先占地600畝到1000畝,造船台由原先的4個後又新增了4個造船台,由原有的4個船塢又新增了4個,後建的船塢可容納萬噸級以上大艦。

新設備則由從英國購買,不過這次也是通過赫德,新式鍋爐以及配套也從英國進口,以用於學習和仿造。

1889年3月6日,福建造船廠的擴建正式完工。從以前經費是7萬兩左右,後由清廷從各省所得稅中每月撥款3萬兩,輪船招商局每月撥款1萬兩。

原先江南總製造局也建造過艦艇,後於1885年停工,1887年6月8日,清廷撥款100萬用於造船和引進新設備,新技術。

江南廠於1890年開始仿造新式速射炮,阿姆斯特朗120亳米40倍徑管退炮,於1893年又仿製克虜伯120亳米35倍炮,後先仿製阿姆斯特朗152速射炮和克虜伯150亳米速射炮。不這些新式速射炮造價卻比原炮造價高了點兒,但隨著製造技術的提高,所造炮質量和造價與國外所造炮已相差無幾。新造速射炮基本上都安裝在新造軍艦上。

在清朝滅亡前福建,江南兩廠為清朝海,陸軍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