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國術數學(8)(1 / 1)

十八雜占

古代術數家為了預測世事人生,流傳的占驗之術種類甚多。《後漢書·方術傳》雲:"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於瑤壇之上者,靡得而窺也。至乃河洛之文、龜龍之圖、箕子之術、師曠之書、緯侯之部、鈐決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參驗人區,時有可聞者焉。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專、須臾、孤虛之術,及望雲省氣,推處祥妖,時亦有效於事也。"魏晉時風角、星算、望氣、三元、六壬、三棋、八卦、九宮、龜策、太一、飛伏諸術數,亦大行於世,其中有術數家管輅和郭璞,斷事如神。這些術數後世多失傳,僅有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俗中尚保留一些鳥卜、雞卜、棋卜、竹卜、龜卜、動物內髒卜、太素脈、鏡卜、珓卜,抽簽等占法。現存有六朝時《靈棋經》二卷,可知古代十二棋卜的概貌,《道藏》、《佛藏》及其他類書中亦不時發現一些按人的生辰、屬相、神煞推命和占卜的術數書及各種禁忌書,皆可歸入雜占一類。現在社會上流傳不少推命、看相、占卜雜書,文不雅馴,錯謬百出,為江湖術士謀食贏利之用,亦多為雜占之術。

要之,中國術數學乃周易象數學發展起的學科,後世占驗術數愈出愈繁,涉及人們社會生活的多種方麵。占驗術數的核心是由太極、陰陽、五行、四象、八卦、六親、九宮、三才、天幹、地支、二十四氣等符號按生克製化關係組成的象數形式化係統,清代《欽定協紀辨方書》詳細記載了這個係統錯綜複雜的運算程式。在這些流傳的術數中,無疑摻雜著大量迷信和糟粕,也不可能有一算就靈的準確性。本來"易道廣大,無所不包",術數學更是包羅萬象,特別是占卜之術乃積澱已久的民俗,江湖術士又賴以謀生,更難免混雜騙術流弊叢生;但術數學皆有一套理論體係,在沒判定其運算程式之荒謬前亦非可以簡單禁斷。《四庫全書總目·術數類序論》雲:"然眾誌所趨,雖聖人有所弗能禁",就反映了這種社會現實。現在我們隻有將其納入學術研究的軌道,才能區分真偽去假存真。即使是術數中封建迷信的糟粕,也隻有通過認真地學術研究,從理論體係上戳穿其騙術,才能使人口服心服,真正起到弘揚科學破除愚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