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薑立沉思片刻,考慮到已有三位文學巨匠,他決定再加入一位英勇的武將。鑒於這是冷兵器時代,他挑選了一位勇敢無畏的戰神——嶽飛。嶽飛不僅是武藝高超,還具備深厚的文學修養,詩詞書畫無一不通。他一生忠誠於國家,戰場上英勇無畏,卻最終被奸臣陷害,令人惋惜。他的粉絲遍布天下,即使是敵國,也有無數人景仰他的勇武。
嶽飛的《滿江紅》被譽為千古傳世的名篇,其中“怒發衝冠”一詞,生動地描繪了他麵對國家危機時的激昂情緒。這不僅是對自身悲憤情感的釋放,更是對民族壓迫和不屈精神的強烈展示。這讓薑立體會到,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嶽飛等一批英勇之士為國家民族付出的艱辛努力。
“千裏東流水”、“五湖四海金粉地”,這些詩句表達了嶽飛對失去的江山社稷的深沉憂慮。麵對金國的侵略,他念念不忘故土,一心隻想收複失地,將敵人趕出國土,彰顯了一位忠誠的愛國者應有的擔當。
詞句間慷慨激昂,字字鏗鏘,透露出他堅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決心。這使粉絲們深刻領悟到民族英雄的崇高品質和為國家民族付出的巨大犧牲。讀這首詞,人們仿佛目睹了嶽飛率領嶽家軍,英勇奮戰在抗金前線的場景,那種勇往直前、永不言敗的精神風貌令人敬佩不已。
在最後一個名額的選擇上,薑立猶豫了一會兒,最終將目光投向了辛棄疾。他是南宋詞壇的又一璀璨明星,詞風豪放激昂,充滿對祖國的深深熱愛。他的詞作既有對現實社會的激烈抨擊,又有對個人經曆的深情訴說,展現了他的博大學識和堅定信仰。辛棄疾的一生充滿了波折,但他的粉絲始終忠誠如一,他們敬佩他的堅韌精神,將他視為心目中的英雄。
有人說他是文人中最能打的,武人中最能寫的;也有人說他本該持槊縱馬,挽回國家危局,飲馬瀚海,勒石燕然。可惜天意無常,他的才華和英勇並未得到充分的發揮,本該爽文男主角,結果早早夭折。
辛棄疾年僅 23 歲時,就帶著 50 名勇士,衝入 5 萬金軍大營,生擒叛徒張國安,帶回萬餘起義軍舊部歸宋,自身毫發無損,在那個沒有內力、魔法、仙法等超凡力量的世界,就連小說都不敢這麼寫。這個壯麗的勝利讓他備受矚目,成為了當時備受敬仰的英雄。
然而,這也是他武將生涯的最巔峰一戰!歸宋後,他積極主張抗金北伐,並堅持練兵備戰。他深知國家的危局,因此毫不退縮地麵對主和派的重傷和彈劾。宦海 40 年,37 次被任免,光冷板凳就坐了 20 年,但他始終對國家懷有深深的情感。無論朝廷虐待他多少次,他都像對待初戀一樣對待國家,隻要國家有需要,他都會義不容辭。
作為武將,辛棄疾的成名卻非因為武力,而是因為他的副業文采,他素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他隻能在酒醉之後,擦拭那把本該殺敵卻被擱置的利劍。他寫詩詞來抒發他昔日戎馬壯誌的一麵,比如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