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永信集團比作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船來說的話,現在的永信還隻能算成小小的汕舨。根本經不起大風大浪。
不說大的市場環境,隻是市裏當權的人眼紅紅的盯著,哪怕一些小小的錯誤,都將水湧船翻。
利益是個複雜體,你滿足了一部分人,另外一些沒有得到利益的,總想著拉你後腿一把。雖說現在銅都市市長,書記都比較支持永信集團,那還遠遠不夠。他們總有調走或者退下的一天,到時候,有誰能真正幫助永信,現在還是個謎。
曾經有人斷言,國內民營企業的生命周期為七年。很多的企業都活不過這個限製,正是因為家族企業的限製和市場上大魚吃小魚的規則。而活過了這個七年之限的,將真正輝煌起來。七年,是一個企業從發展期、到高潮期的再到衰敗期的一個流程。市場決定了,誰也無力去更改。能做的,隻有早做準備,儲備人才,限製家族中人當權,拓寬經營線路或者將一種產品做大做強。
永信集團雖然因為有永信製藥和綠林山泉兩大主打產品,可以抵抗掉一些小風浪,真正大浪卷來時,將是覆滅的那一刻。
因為重生的關係,可以知道今後十來年的政策變化,大的方向不至於出現問題。可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防患於未然總是很重要。
想著有些頭痛了起來。唉,人才啊。千裏馬啊,在哪裏呢。
現有人才中,很多都可以保證各所負責的公司正常運作,但如何做大做強,卻無人能夠擔當。林向南已經有一定的遠見性,但是受學識和其接觸的方麵來看,還是遠遠不夠的。不過,兩三年內,林向南還足以擔當重任。想想前世出現的MBA,看來要找個機會送他去進修一下了。
目前重中之重是永信製藥的戰略轉移,在銅都市,受交通限製,原材料從各個地方采購回去的成本太高。省城開發區是目前最好的地點之一,看來還是要找個熟悉永昌市官場的人物來,負責永信製藥在省城的落子。
這時,在專業媒體上看到的一篇論文引起了我注意。作者是永昌經濟學院教授文明,首先他對目前亞洲經濟過熱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正是基於這點,可以看出其目光的準確。通篇分析了中國經濟的走向,特別是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方向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模式。建立由各地政府主導的城市商業銀行,並在一個省級單位以內實行聯合。在這樣一個模式下,大多數的民營企業可以走出流動資金困難的局限。而各地政府則對民營企業實行和國有企業甚至和外資企業一樣的政策標準,才是民營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
麵對一片反對的聲音,文明教授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亞洲的經濟環境一片大好,這個時候提出不同的預估,是對那些知名經濟學家的汙辱。而政府管轄的禦用經濟學家們,肯定不允許這樣的一種聲音存在,紛紛開始打壓。
麵對著永信集團提出的五十萬年薪,和現實中來自方方麵麵的壓力,文明教授辭去了學院的工作。就任永信集團執行總裁,而林向南則擔任副總裁,完全依照文明製定的發展規劃做為具體執行人。
文明教授還負責著永信投資公司的具體運作,永信集團的大權出現了一個具有曆史意義的移交。
“文教授,我叫文羽,我代表我的家族真摯的邀請您來擔任永信集團總裁這一職務。這是一份聘用書,您可以先看看條件滿意與否。”說著遞過去一個文件袋,並接著說:
“我完全認同您發表的論文觀點,並且相信永信集團可以為您提供一個試驗的平台。資料裏麵一份永信集團現經營的項目和產品。”
看著麵前這侃侃而談的少年,實在不些不敢相信,永信集團這麼重要的事情會交給這樣一個高中生來負責。資料裏寫得很清楚,對於別的或許文教授還不清楚,但是仲景常的藥和綠林山泉,卻是熟悉非常,特別是綠林山泉每天自己都要喝上幾杯的,就是感歎價格有些貴了。
看到那五十萬的年薪時,有些愣住了。在國內,這樣的一個年薪,已經是相當高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