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幾個公司獨立外,網娛最重要的是成立大數據中心和研究院。
網娛將掌握信息型數據,交易型數據和關係型數據。
將後世BTA的數據集為一家。
不是為了壟斷,隻是為了大數據割韭菜的時候方便點。
會後王寧將劉強東留下。
王寧給他泡了杯茶後說道:“你來網娛也快一個月了,京東商城將要獨立運營,以後的發展方向你有什麼想法?”
劉強東沉思了一會說道:“我們是做B2C業務的,可以學亞馬遜建立自己的倉儲物流。”
“公司以前就有這個想法,隻是因為資金的關係暫時擱置了。
等融資過後你負責搭建京東自己的物流體係,平時沒事可以找聶德運取經。
也要和他解釋清楚,我們構建自己的物流並不是舍棄兩邊的合作關係。”
畢竟王寧也有著運達的股份,找聶德運幫忙肯定是行得通的。
劉強東又繼續說道:“我想減少商城在圖書和日用品的占比,提高3C的占比。
電子產品在京東的交易量和利潤是最高的,我們先把市場占住,打出品牌和影響力,以後再加大其他種類的占比。”
王寧說道:“你的想法很好,這樣向外擴張的時候和8848的競爭也會變小,他們基本不涉足3C產品。
圖書影像類的雖然盈利不多,但是商城交易量大,可以適當的減少。”
圖書得留著,學學前世東子的方法。以後和人打價格戰就拿圖書打。
公司改組後,隨著一係列的人事變動,終於從一個四不像的草台班子,變成了正規的集團公司。
王寧和公司團隊其他人都沒有經曆過風險投資,對融資流程都不太熟悉。
隻能請人來做一次係統的培訓。
畢竟融資和所有人的利益都息息相關。
在融資過程中,投資機構也會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會和公司團隊其他人麵談。
必須提前做好準備,讓他們知道到時候該怎麼去應對。
很多互聯網公司為了拿到第一輪融資,不得不接受過低的估值,出讓較多的股份。
就像前世的騰訊第一輪隻融了400萬美金就出讓了40%的股份。
都是因為創業者手裏的牌太少了,空有流量缺乏變現盈利的手段。
網娛在這方麵和其他公司比起來就好多了。
京東雖然也在不停的燒錢,但是前兩個月交易額就達到了1000萬,幾乎比國內其他幾個電商加起來還多。
可以看到盈利的希望了。
通過和運達郵政的合作,線上線下業務都初具雛形。
哪怕是這次融資失敗,也可以通過總公司其他項目的錢來發展。
隻不過需要戰略收縮,放緩發展的速度罷了。
不過吃獨食注定是走不遠的。
互聯網流量為王,贏家通吃。
雖然先贏不一定會成為最終的贏家,但是這也是融資談判的資本。
網娛公司接待室。
這是和高盛的第一次融資談判。
江如畫介紹道:“王總,這是高盛中國區的代表斯凱勒先生。”
王寧和他握了握手“你好,很高興見到你。”
斯凱勒笑道:“你好王總,久聞大名,希望這次大家能一起合作。”
客套一會後,王寧說道:“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吧。”
斯凱勒點頭後,拿出幾份融資方案遞給王寧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