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帝王,他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聽說堆起來有兩座山那麼高。
“帝王一生什麼都不愛,隻愛金銀財寶,因此並無子嗣,”到了晚年,帝王吃喝拉撒睡都離不開他的金山銀山。
帝王身邊有一老國師,看到帝王這樣癡迷於金銀,在帝王快要死的時候,於是就在帝王耳邊說道:陛下,這些個寶貝可以同陛下一起飛升仙界,陛下到仙界後,仍然可以擁有這金山銀山。
帝王聽到國師這麼說。高興至極,就下了最後一道聖旨“這些個財寶就全部交給國師全權處置,皇位交與其侄兒,任何人不得阻攔國師處理這些財務。”
帝王走後,新皇登基,正需要大量財物,用以收買人心。於是就看上這些寶貝,但是由於有聖旨和老國師在看守,一時也不好下手。
老國師看出來,“新皇惦記著這些寶貝呢,如果不早處理,遲早都會被新皇拿走,”。
於是,在一個電閃雷鳴暴雨傾盆的夜晚,老國師和這兩座金銀山消失不見了。
第二天,在西南十萬大山中,一位看上去年紀很大的老頭子、在一座一麵光華的大山上,用手指指點點,很快就出現了一道石門,像堂屋那種大門,可以兩麵開的形狀。
門上還有很多不認識的文字,當地人看到這一幕,以為是仙人,紛紛上前朝拜,老人傳下話:“此山中埋有無數金銀財寶,誰能得到,誰就可以富甲天下,百代興旺。想要得到這些財物,需要站在石門前,大聲讀出石門上的文字。全部讀對後,石門就可以打開,取得裏麵無數金銀財寶。”說完這些便原地消失了。
村民們看到老人家原地消失了,嘴裏大喊著神仙萬歲。不停的跪地磕頭。許久後,看到老人沒有再出現,幾個膽大的村民慢慢站起身,朝著石門走去,走到石門邊,看起來上麵寫的文字。後麵跪著的村民,看到這幾個人都沒什麼事,於是就都站了起來,一窩蜂往石門前跑。都想著能看懂門上的文字,得到裏麵無盡的財富。這些人中,沒多少認識字的,但是都守在石門邊,要是有人讀出來了,門打開了,自己不就可以拿點了嘛。抱著這種態度。後來不管什麼時候石門邊都有人守著。
這些村民裏,識字的都隻看懂前麵幾句,關於金銀財寶來曆。後麵的怎麼看都不認識了。就是就在石門邊亂讀起來。希望能蒙對。
這事兒,很快便傳開了,很多外地人都來這裏看石門認字呢。
不知過了多久,都沒人能讀出來。也沒人能得到裏麵的財寶。
聽老人們傳,曾經!有位秀才讀出門上的字,就在快讀完的時候,聽到山裏不停的傳出聲響,石門也搖晃起來,山也跟著晃動了起來。秀才看到這山都動了,像是玩倒下來一樣,就顧不上讀門上的字,一溜煙跑下了山去。
村裏聽了秀才的事,紛紛要求秀才再去石門前讀一遍,大家都跟著秀才,要是山倒了,大家一起死。要是門開了,就一起發財。
秀才來到石門邊,按之前讀的讀了一遍,都以為石門會打開。村民們都死死盯著石門看,等秀才讀完後,什麼都沒有發生,別說石門開,就連山上的樹都沒動一下。
等了好一會兒都沒什麼動靜,秀才又讀了一遍,還是沒動靜,就這樣讀了很多次後,村民和秀才都下山去了,人們都說秀才錯過了這無盡的財富,再想去擁有就沒機會了。
後來,石門周圍長滿了野草,也沒有人去管石門了,直到現在,石門依然在那裏,我小時候好奇,和幾個讀小學的同學一起爬到石門邊,也希望自己能讀門上的文字。
到石門邊,除了看到有人幾顆羊屎自己認識外,其他的什麼都看不明白,門上的文字更看不懂了。
現在門還在那裏,隻不過風吹雨打,遠遠看去,隻能看到一扇門的形狀了。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財寶有沒有不知道,至少石門就在村裏,如果有好奇的,識古字的看官們,可以來看看,讀讀,也許這些財寶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