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數據世界的理念(1 / 1)

2100年華夏

現代科技給予人類最方便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水準。

但是人類這種生物,在不斷創造發展的同時,也對世界不斷的破壞毀滅著地球的生態。

小到汽車尾氣,大至排放核廢水,在災難來臨之前,永遠意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

時至今日,地球已是千瘡百孔。

現如今,科技的發展也到達了瓶頸,許多理念上的東西也隻能存在於理念之中。

而人類,曆經各種病毒疫情,乃至核廢水的洗禮,在自己創造的災難下不斷的掙紮生存著。

拿77年前的疫情COVID-19來講,病毒的存在並非空穴來風。

地球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下所有的一切本質都發生了變化,現在的空氣都和百年前的空氣天差地別。

現在的人類如果帶著肉體穿越到古代社會,那就是一個行走的瘟疫傳播者,恐怕會被冠上瘟神的稱號,然後被送上火堆。

每個人的身體中都有著大量化學元素,不說整個周期表也差不了多少了。

地球不斷衍生病毒,不斷的去研發疫苗,整個人類都在拚命的掙紮著求生,一切的源頭都來源於人類自身。

華夏某一處研究所,在這裏有著一個不著邊際的科研天才,但是卻從來不把重心放到現有的研發項目上,整天對著理念中存在的科研項目廢寢忘食。

葉海,出生在沿海的一個二線城市,現在隻能從以前視頻中看到大海原來的樣貌,他的父母為了紀念曾經的大海,所以給他起名海。

從小對於父母口中的大海心生向往的葉海,最希望的就是能夠在視頻中那樣清澈碧藍的大海中暢遊,在海的世界中去遊覽各種海洋生物,聰明的海豚,成片的魚群,五顏六色的海洋生物。

現在都已看不見了,看見了是多頭多腳的核變生物,畸形醜陋。

葉海左手邊有著一片海洋的模型,那是這個時代比較暢銷的收藏品。

看著麵前儀器上搭載的最新芯片,也不過隻能承載20萬G的內存,仲海目前正在研究的是能否創造出數據化的世界。

元宇宙的想法,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人在研發,指在一個脫離於物理世界,卻始終在線的平行數字世界中。

人們能夠在其中以虛擬人物角色 自由生活,也就是網絡小說中那種戴頭盔就可以轉換意識進入遊戲世界操控一樣。

遊戲引擎在內的虛擬現實技術革命的成果,向人類展現出構建與傳統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數字世界的可能性。

引發了信息科學、量子科學,數學和生命科學的互動,改變科學範式;推動了傳統的哲學、社會學甚至人文科學體係的突破;囊括了所有的數字技術,包括區塊鏈技術成就;豐富了數字經濟轉型模式。

這項項目為什麼隻能存在於理念當中。

是因為世界上已知的和研發出的材料,最大內存也是有上限的,並不能無限製的存儲,所以隻能存在於理念當中。

仲海研究的方向是把自己所處的世界想象成是一個被人創造出來的世界,而人類就是這個世界的主角。

現在人類能夠探索到的宇宙最深的位置也沒能找到第二個有生物存在的星球。

所以,仲海認為自身身處的世界就是一個被創造出的世界,在地球這個地域以人類為主角,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生物。

人類為主角是因為人類的思想的無限化,這是科技永遠無法創造的一個儲存芯片。

人的大腦正常運行下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上限的,能夠無限容納各種各樣的數據,這是智能芯片永遠也達不到的。

芯片目前最大值也不過20萬G的內存,有上限就有存滿的時候,所以並不足以建立一個世界化的數據世界。

所以葉海現在棘手的點就在於無法創造出一個無限製可以容納的類似於芯片的東西。

對於智能機器人是否有生命一直是爭議不斷的。

因為很多人認為智能機器人的各種反應都是設定好的,固定的反應方式,但是葉海是屬於認可這種電子生命的。

智能機器人在葉海的理解中是超越了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的,很多生物都是隻是按照本能的去生存的。

葉海覺得這也是一種設定好的智能,不過比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智能更加的細致化。

人類可能對於智能機器人的創造是設定好喜怒哀樂,通過智能分析出人類的指令或者言語表達的含義,從而表現出喜怒哀樂的神態來回應。

雖然說不能超越海豚或者小狗這種,對不同的事或者物有不同的情緒程度的細致劃分,但是智能機器人的簡單的喜怒哀樂情緒也超越了很多隻是依靠本能去存活的生物。

換個思路理解的話因為沒有把“活下去”當成本能的生物,都已經死掉了!

同樣,給智能機器人設定一個自動修複和充能的指令,那不就超越了這些隻有存活本能的生物了麼,所以葉海認為,智能機器人是可以算作生命物質的,可以劃分為電子生命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