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時候,鄰居小玲經常在我麵前吹噓他們家的貓有多麼多麼的厲害,特別是當她講起他們家的貓如何彈跳起來截殺正在飛行的小鳥時,她那種自豪勁兒,仿佛是在講導彈攔截係統牛炸天的高科技,而不是在講一場貓抓鳥的遊戲。於是我非常希望自己也能養一隻貓。但事情很不湊巧,我媽媽非常討厭養貓,原因就是貓喜歡跳到床上去。一隻到處抓老鼠、上躥下跳的貓,如果跳到床上玩,這讓我媽媽覺得非常的髒。同時,我媽媽也擔心貓的毛掉在被子上。床上如果有貓毛,這會讓我媽媽永遠接受不了。我們於是我們家養雞、養鴨、養牛、養羊就是從不養貓。直到有一天,我冒著被罵的風險,從我姑姑家帶回一隻貓,我們家才開始養貓。
故事要從2014年正月初五開始。那一天,我去給我姑姑家拜年,我剛走到他們家院子門口,就發現我姑姑家正“全家總動員”,上演一場人貓大戰:硝煙彌漫、塵土飛揚!他們舉著棍子和掃把對一隻小貓進行圍追堵截,而孤軍奮戰的小貓如一個功夫高超的獨行俠,它不甘示弱,沉著應戰,左突右突,聲動擊西。十幾個回合下來,交戰雙方不分勝輸,打個平手。
我姑姑揚言要幾棍子打死的貓是一隻不到四個月大的小灰貓,因為它又把雞咬死了一隻。
小灰貓的媽媽老灰貓遠遠的袖手旁觀,漠不關心的看著這一切,根本就不擔心小貓的生死,更不為小貓求情。我不由得替小貓擔心起來: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戰爭雙方無論從數量上還是武器裝備上,相差懸殊太大!讓一隻貓,而且是一隻涉世未深的小貓,就這麼赤手空拳的對抗幾個拿長棍和掃把的人,實在讓我覺得不公平。
言歸正傳,且說姑姑一家看見我到來,連忙結束戰鬥迎接我。小貓乘機一縱身跳出幾米遠,一溜煙似的逃跑了。
我邊喝茶邊問姑姑:“你們為什麼要打那隻小貓?它那麼小怪可憐的。”
我姑姑苦笑了一下,說:“它有什麼好可憐的,它可惡還差不多!”
表姐一邊往茶幾上擺點心,一邊說:“表妹,你可別覺得那隻小貓可憐,你別看它還小,可它的心眼壞得很!”接著我表姐開始細細數落那隻貓的各種劣跡:比如咬死一隻雞呀、叼回一條蛇、撓傷鄰居家小孩等等,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幹不出的壞事。她嘮嘮叨叨的說了很多貓的“犯罪案例”,但隻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那隻小貓是個“害人精”,邪門得很。
我姑姑說:“這隻小貓太壞了,天理不容!不如趁早打死,免得長大以後闖出更大的禍來!”
我笑道:“你們太危言聳聽了吧!一隻貓再怎麼壞,但它始終隻是一隻貓,它再壞能有多壞呢?對於貓咬小雞的事,在我看那隻是一場誤會!因為作為一隻貓,它的腦袋那麼小,肯定比不上人類,它哪裏分得清哪是小鳥,哪是小雞呢?”
貓咬雞盡管也算是錯誤,也不僅僅是貓的錯誤,難道我們人類沒有錯誤嗎?貓咬小鳥,人類誇它厲害;但它作為一隻小貓,他哪裏分得清鳥和雞的區別,所以我們要多教育教育,多引導引導他就行了,教育它把鳥和雞區別對待,至於貓喜把蛇叼回家裏,我覺得它可能是想炫耀一下它的成績。隻要好好教育它,讓它長一點記性就行了;至於貓撓傷了鄰居家小孩,我始終不相信一隻貓會主動攻擊人,難道貓吃飽了撐著沒事找事幹?
我表姐也覺得我講的話有些道理,但是我姑姑還是對那隻小貓恨得牙癢癢。我姑姑說那隻小貓就是嘴賤,欠收拾,它看到雞鴨就不爽,就會想個辦法咬死它們。我姑姑說:“這一個月才過去幾天,她已經咬死三隻雞了,照這樣下去,哪還了得?我得想辦法弄死他,不然雞鴨鵝都要遭殃了。”
我說:“姑姑,那你就把這隻小貓給我,讓我帶走它吧!我來養它!我不相信一隻貓能有多壞!我也相信我能教育好它,讓它不去招惹雞鴨鵝。”
我姑姑不同意我把小貓帶走,她說:“你別那麼好心去領養他,它壞的很,我可不能讓你們家深受其害!你把它帶回去去養,它肯定會闖禍,到時候你爸媽又要抱怨我了,我可不想因為一隻貓的事情而與你父母鬧得不愉快。”
我表姐神補刀:“我舅舅還好說話,我舅媽可不是好欺負的人,她到時候肯定會罵我們送你們家一隻壞貓,我們明知這隻貓比黃鼠狼還壞,也不能讓貓危害到你們家!表妹,你就聽我的話別帶走這隻貓,下次我們家大貓生小貓了,到時候我挑一隻最乖巧、最聽話的小貓送到你們家去。”
我卻堅持帶走這隻小貓,我覺得這隻小貓在我姑姑家混的不好,已經山窮水盡了,它遲早會被抓住打死。這個世界上也隻有我才能救他,我如果不救它,它就死定了!就目前的局勢來看,這隻小貓無依無靠,它哪裏是人類的對手?
我再三說明養這隻貓是福是禍,責任由我一個人承擔,不會連累我姑姑一家。為了打消姑姑家的顧慮,我還當著他們的麵撥通了我父母的電話電話。因為我太想養這隻貓了,所以電話這頭我避重就輕的對我媽媽說:“媽媽,我要養一隻貓,現在姑姑家有一隻好可愛的小貓。”
讓我沒想到的是,我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養貓的請求。後來才知道原因,我們村莊老鼠泛濫成災,我媽媽正考慮養一隻貓。再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家早就蓋樓房了,不像以前的土坯房子那樣封閉性能差了,現在紗窗紗門,臥室不僅通風,而且可以防止貓入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