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具有年代感的標誌性口號就是:“”少生優生幸福一生。”那時候為了控製人口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要求每戶人家最多隻能生養兩個孩子。而很多家庭第一胎是女兒,如果第二胎仍是女兒,按規定不能再生了。當父母的,就有人加入\"超生大隊\",必須生到兒子為止。可是有的家庭因為窮養不起孩子就直接不生了。可是在那是時期,在農村裏家裏隻有女孩沒有男孩是會遭人說閑話的…

當時謝萊蕪出生時候,親戚發現萊蕪媽劉秀珠生的是女兒的時候就勸把這個賠錢貨給丟了。劉秀珠舍不得,畢竟是她10月懷胎生下來的骨肉,怎能說丟就丟呢?他們就把目光轉向父親謝恩國。告訴他,你們已經養了個女孩謝青青,這個就丟了。再努努力,下一胎生個男孩子!

謝恩國抱著剛出生的謝萊蕪看著她的小臉。大大的腦袋黝黑的眼睛。他已經心軟了。對著那些“好心的親戚”說道:“不送,別人家的孩子都要抱回來養。卻把自己生的孩子送走?腦子有病!。”

親戚見狀也就不好多說什麼了。多個孩子開銷也就跟著大了起來。謝恩國家裏沒積蓄隻能重新回到礦場掙錢。

謝萊蕪幼年對待父親的記憶少之又少。在她剛滿月的時候父親就出去打工了。等到父親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有三歲了。

那是一年冬天。一位高大的男子背著行李走進家門。萊蕪認不出這人是誰躲在母親劉秀珠的身後。探出腦袋望著這高大的男子,不敢說話來。她的姐姐謝青青好歹是大她5歲認出這是他們的爸爸一直歡呼雀躍著。騎在謝恩國的肩膀上開心的手舞足蹈的。

過後看著還躲在劉秀珠身後的萊蕪,謝恩國伸出手來想要抱抱這個從滿月以後就沒見過的女兒。可是萊蕪害怕,躲著他伸出來的雙手。跑到二樓趴著樓梯的縫隙望著這自稱是“父親”的男子。不知不覺就給睡著了。

而謝恩國正在高興的向他妻子翻開他帶回來的行李。裏麵的東西太多了,有兩個女兒的棉襖。還有妻子的新衣服。還有自己在工地上的一些生活……謝青青看到有新衣服穿高興極了,連忙拿出來比劃著,試穿著。一邊還叫喚著:“妹妹,快過來,爸爸給我們買新衣服了。”當然這時候的萊蕪已經睡著了……

那時候在農村裏,孩子要是有件新衣服都特別值得高興的,舍不穿,但是每到晚上都要穿著試上一試照照鏡子特別臭美。等到要睡覺時候在把新衣服脫下,小心翼翼的折疊起來放在櫃子裏。心想著什麼時候才能過年,這樣就可以穿上新衣服啦!!

有新衣服就要爸爸,看在新衣服份上,萊蕪好歹是願意和她爸爸親近了。望著一大一小一雙女兒門謝恩國心都被這一聲聲“爸爸”給填滿。陪著女兒們玩鬧著。而劉秀珠看到這歡聲笑語笑容逐漸燦爛起來,“這大概就是幸福吧!”劉秀珠心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