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剝皮活祭(2)(1 / 1)

為了找到出口,眾人繼續尋找線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幽暗的深洞中探索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在洞穴盡頭的另一側發現了一處小門。這個小門位於崖洞的右前方,它高不足兩米,寬不到一米,因被一處石壁遮擋,所以一直沒有被發現。

蔣乾坤取來一根腿骨,在火盆裏蘸了些油後,將其點著。有了火把,這洞穴的深處便明亮不少。眾人進了小門,隻見門內幽深狹小。繼續向裏走去,眾人卻看到了一個岔路口。這岔路口上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向上去的梯子,另外一條是通向右側洞穴的甬道。

看到這兩條路,眾人猶豫了,一時間還不能決斷去向。最後,蔣乾坤說道:“咱們來到這裏,一是為了尋訪劉玄的下落,二是找到誌民的去處。這向上去的通道咱們先不去,待我們去了隔壁的洞穴,檢查一遍洞穴,再向上去也不遲。”眾人覺得有道理,便依次進入了隔壁的洞穴。

此時天已經黑了,如果這個洞穴和剛才的洞穴一樣大小的話,那麼前方應該就是洞崖口。眾人向前走去,果見這間洞穴和左邊的洞穴一樣大小,隻是裏麵陳設簡陋,隻有些幹草和陶器。這些陶器顏色灰暗,多呈土褐色,遠不能和同一時代的中原水平相比。再向遠處崖洞口走去,隻見崖洞口處堆起了一些物什,像是金字塔。待眾人走進,方才發現這竟然是一堆木棺。這些木棺的棺頭對著崖洞洞外,棺尾對著洞內,木棺下層共有九個,每向上一層,木棺的數量就減少一個。眾人看這棺材擺放得詭異,心裏不自覺地警覺起來。

看到這個由木棺堆砌的金字塔,我不禁想起了北京的那個元代將軍墓。在元代將軍墓,那個種著吸血藤的棺材也是金字塔式的,隻是那個遠比這小。這九層棺材加起來,足有十米,為了能擺放下這九層棺材,設計者還專門將崖洞頂端掏空了十米。

見到如此詭異的擺放,眾人心裏不禁有些心慌。由於過高的棺材擺放,眾人看不到崖外的情景,但是憑借感覺,外麵一定是天黑了。好在這僰人版金字塔並沒有出現什麼古怪,眾人雖然覺得身上起雞皮疙瘩,但是也沒有出現太大的情緒波動。蔣乾坤拿著自造的“人工火把”繞著棺塔左看右看,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他說道:“從前看了那麼多的書,自己覺得這各個地區各個朝代的墓葬結構應該都在掌握之中。可是如今才明白,書上寫的都是人家的經驗。那些寫書的人沒有去過的,沒有經曆的,就寫不進書裏了。”

鬥爺道:“蔣老弟,凡事不要那麼執著,咱們見招拆招也就是了,管它什麼書不書的。老子沒有看過一部盜墓的書,不照樣殺進這王墓了嗎?你呀就甭為書上的事操心了。”

蔣乾坤聽鬥爺如此說,也不住地點頭。

鬥爺說道:“蔣老弟,你把火把往這裏挪一下,向這裏照,對,就是這裏,看,有圖畫。”

聽鬥爺一說,我和胡鬆杉都走了過去。在蔣乾坤的火把下,果然見到牆上有著很多的小圖畫。這些圖畫所畫內容都比較簡單,雖然是由寥寥數筆構成,但是意思卻清晰明了。這些圖畫有的是描繪一個人給另一個洗腳,有的是描繪幾個人在耕田,有的是描繪一個人在喂馬,總結來說,就是這些人都不斷地在勞作。

蔣乾坤道:“一水,你是大學生,你看這些圖畫是幹嗎的?”

我說道:“這個是描述那個時代的奴隸正在進行勞作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