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顧清辰。
乃書香世家顧家的嫡長女,父親顧永新是大興王朝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官拜從二品。姑母是當今的皇後娘娘,與二皇子表兄妹相稱。
自小便學習琴棋書畫,後隨母親學習如何掌家。
今日是我出嫁的日子,嫁的是永昌侯府三公子檀景安。是乃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黃曆上說今日宜嫁娶,顧清辰天不亮就被嬤嬤拽起來梳妝打扮,“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發齊眉, 三梳兒孫滿地······”。嬤嬤一邊梳著長發一邊念叨著。
“嬤嬤,真的會如你說的這樣嗎”?顧清辰問。
“會的,老奴聽說那三公子,是個和善的人,樣貌也是一等一的,對待下人也是極好的,會好好對姑娘的,隻是······”。後麵的話嬤嬤未曾說出口,顧清辰也陷入自己的心思未曾聽到。
嬤嬤見她不說話又繼續道:“姑娘嫁得如意郎君,日後必定事事順遂。”顧清辰在心裏默默的記下了這句話。
主仆二人說著說著就到了時辰,妝發也已安排妥當。
“小姐小姐,姑爺到了,”丫鬟小溪匆忙跑進來稟告:“姑爺已經進了前院,正往後院來呢”
嬤嬤拉著顧清辰的手到:“該去拜別老爺夫人了”。
“女兒拜別父親母親。”顧清辰站在雙親麵前緩緩下拜。
母親林氏擦了淚忙拉起她的手,“好孩子快起來,以後就是侯府的人了, 要孝順公婆···”林氏不放心的好一通囑咐。父親亦紅了眼眶。
檀景安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家的和睦情景,看著團扇後顧清辰的臉,雖是看不真切,想來也是紅了眼眶,落了淚。
拜別了雙親,二人便出了家門,顧清辰坐上花橋後,迎親隊伍便往永昌侯府行去。
出門前檀景安在她身側小聲提醒道:“哭花了妝,可就不好看了。”沒等顧清辰反應就轉過頭向前走去。顧清辰隻得跟在身旁。
對於顧清辰,檀景安沒有喜歡也沒有不喜歡,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談歡喜,兩家結親亦不過是官場上的利益罷了。遇事前麵有大哥二哥擋著,怎麼也不會輪到自己身上的。
花轎落於侯府門前,檀景安迎出新娘,二人跨過火盆進入正廳,二人依著指令接下來的動作,拜堂後顧清辰就被帶到了皓鑭院。
夜幕降臨,各方來侯府道賀的賓客已漸漸散去,夜漸漸安靜下來。
檀景安被下人拖著醉酒的身軀慢慢送到了新房,下人們放下他便自行散去,還貼心的關了門。
他站在門口慢慢走向拔步床,望著床前的一襲紅衣,想起白日團扇後的小臉,那該是個什麼樣的人。
顧清晨隔著蓋頭望著前方向自己走來的人,心裏像有一頭小鹿一樣亂撞。
待檀景安步至床前,拿起桌案上的喜秤,挑落蓋頭,顧清辰慢慢的抬起小臉,四目相對,二人紅了麵頰,亦不知是不是被桌上的紅燭給二位新人增添了色彩。
片刻安靜後,檀景安率先開了口。
“娘子可曾用膳了?我讓下人準備一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