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會想,我寫這個故事到底是為了什麼,沒什麼人看,也沒有稿費,沒有收入,和許多不甘地躺平的青年人一樣,對未來抱著幻想,對眼前心存迷茫。
“寫網文當然是要賺錢啊”這是很多人開始嚐試寫作的初衷,經濟下行,裁員失業,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失望,我們沮喪,甚至頹廢,對於我們的躺平,總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他們批評、反對、勸告、說教……
我們,是真的吃不了苦嗎?是真的貪圖享樂嗎?是真的憊懶怠惰嗎?沒什麼人願意了解我們的想法,在他們眼中,我們就是這樣,不思進取,不肯奮鬥,所有的不幸苦難艱辛困苦,都要歸咎我們自身,因為話語權和解釋權,不在我們這裏。
確實,我們都躺平了,不是賺夠錢了,不是後半生無憂了,更不是自甘墮落沉湎於享樂主義了,而是心灰意冷了,看不到方向了,對未來幾乎絕望了,掙紮的想法也被碾碎了……這不叫選擇,這是被逼無奈的無可奈何的無聲的甚至可笑的,反抗。
沒有誰一開始就計劃好完全躺平的,當初我們都曾意氣風發信心滿滿奔向社會,想要靠自己的勤勞與智慧、知識與努力,去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
嗬嗬
我們也不是真的想就這麼躺一輩子,我們疑惑我們痛苦我們沉默我們忍受我們迷茫我們也在等待,等待太陽照常升起……
我太清楚我的書寫得有多爛了,就和那不成熟的思想幼稚的想法虛無縹緲的幻想一樣,寫書要先清楚自己的受眾群體,所以我的爛書,必然是不賺錢的,他們沒經濟條件互動,沒閑暇時間娛樂(僅僅為了活著就拚盡了全力,精疲力竭),為數不多的空閑時間也隻想看著輕鬆搞笑的反差文或是心情舒暢的爽文,讓緊繃的身體與精神喘口氣。我寫不出直擊靈魂發人深省的深邃哲理,寫不出邏輯清晰條理分明的燒腦推理,寫不出底蘊厚重文采斐然的詩文絕句傳世經典……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心有餘而力不足
“那你為什麼不投現實報刊?”
“沒背景還是算了吧”
……
命運就是如此撲朔迷離,詭譎難測
命運的齒輪,緩緩轉動,早在幾年前,那個雷驚電繞的雨夜……
一切,都朝著不可知的方向,探出腳步
雨夜,將至
傍晚時分,窗外的暴雨肆虐,雨幕,水汽,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不清。暮色裏烏雲翻滾,隻有昏暗,昏暗,昏暗的,天色,黑夜即將降臨,似乎一切都將被吞沒在黑暗裏。壓抑,烏雲如同低吼的巨獸,挪動著龐大的身軀,一道道紅色的閃電突然刺破這昏暗的光景,又歸於沉寂,像是天空,又像是那頭巨獸身上的裂痕;冗長的悶雷,轟鳴的炸雷,是痛苦的喘息,是憤怒的嘶吼。末世般的繪圖裏,滾滾的雷聲在不甘地掙紮著,似乎世間的其它響動都在雨幕裏消失了。風,呼嘯而過,沉悶地拍打著玻璃窗,木製的窗框響起激烈的碰撞聲,似乎下一秒,那塊脆弱的玻璃,就會和此刻的圖景一起破碎。
雨,一夜未停,天邊漸白時,雨勢稍歇。七月,清晨卻還帶著些許寒意,街上行人稀疏,早餐店早早開門營業,蒸籠冒著熱氣在晨風裏散去,熱包子的香味也漸漸飄遠,幾個行色匆匆的路人撐傘走過,車輛破開路麵的積水疾馳而去。似乎,一切如常,昨晚,隻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雨夜。
沒有人注意,也沒有人在意,隨著昨夜某一刻驚雷乍起,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有人走了,有人來了,有某樣東西落在了某個目光所不能及的角落,這細微的變化不會引起任何人的重視,如同一顆石子沉入大海,隻泛起一絲漣漪,隨後了無痕跡。
程心套著一件外衣,撐著傘,拉著行李箱走進一家早餐店,放好雨傘行李,就近坐下來要了一籠包子一碗粥。等待間隙,程心給鍾默打了一個電話,但並沒有打通,隻當是他那邊信號不好或是手機沒在身邊,沒太在意,轉而望向門外的瀟瀟細雨,思緒飛回到過去。
在程心的記憶裏,他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從記事起見到的就是孤兒院高高的圍牆,小夥伴們無憂無慮的笑臉,還有郭老師慈祥的目光,私下裏小夥伴們都叫她郭媽媽的。那時候的他們,都是有超能力的,不管他們在孤兒院的哪個角落睡著,醒來都會在自己的床鋪上,還能看到郭媽媽忙碌的身影。他第一次見到鍾默是在小升初的假期,為了賺錢去打暑假工,遇到了同樣在打工的鍾默。鍾默真的人如其名,很少說話,多數時間裏都是程心在替鍾默說話,而小孩子的友誼來的就是這麼簡單,質樸。後來程心住校了,離開了孤兒院,那天,郭媽媽抱著他哭了好久好久,他不知道怎麼安慰郭媽媽,隻能呆呆地站著,最後他哽咽了,用大大的眸子看著郭媽媽,“郭媽媽,不用擔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他沒有叫郭老師,郭媽媽又一次情緒失控,把他攬在懷裏抽泣,他至今記得分別時郭媽媽哭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