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準備(2 / 2)

“哦,原來是這樣”沒想到還可以這樣思考,安格爾頓有一時的停滯,片刻之後,“我知道你再想什麼,我也想擁有一套類似的線人網絡,但是英國人的這套體係是十七世紀就開始組織的,我們該怎麼去籌措這些錢還有人手?”

“去借唄,”詹姆斯卡萊姆不以為意的揮了揮手,“想當初大英帝國憑借一隅之地,對抗幾乎擁有整個歐洲的法蘭西帝國,國內也不過是幾千萬英鎊吧?國債生生上升到九億英鎊啊,照他們那籌款能力,再組織過七次八次的反法同盟也沒什麼問題。更何況,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之後國會對情報工作的重要隻會增加,不會減少,類似那位君子部長的人會越來越少,那麼你覺得我們倆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安格爾頓在心中問自己,看一下英國的情報機構在國家政治體係中的地位,心中忍不住棚拍一下,看來自己還算是一個年輕人,忍不住自嘲一下,“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我現在關心的是你準備怎麼借錢?我跟那群猶太人打過交道,說實話,當時我真恨不得送他們去地獄。”

“我知道,一般情況下去借錢都是需要有擔保的,國會現在還沒有授權,自然就沒辦法向銀行擔保的法人資格。不過你還記得幾十年前的禁酒令麼?”卡萊姆一臉得色,“那可是多麼幸福的年代啊。”

“確實,”安格爾頓臉上也露出一絲微笑,“我祖父也常常懷念那個美好的年代。”

“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就去做吧。我盡量幫你躲開英國人。”安格爾頓中指與食指交叉,在胸前擺了一個奇怪的姿勢,“為了眾神的榮耀。”

看來該情報機構被某組織全麵滲透的傳言不是虛構,詹姆斯卡萊姆心中大叫,有奸情啊有奸情,同時學著安格爾頓的手勢,暗念道,“為了眾神的榮耀。”

正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從十九世紀上半葉開始,宗教界的聖人們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將飲酒與健康、福利乃至政治權利等概念聯係起來,運用各種手段勸導人們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禁酒運動更加蓬勃發展起來,推行禁酒令的規模以及深度都有了突出的發展。但是酒類生產並沒有明顯的減少,酒類生產商愉快的接受了禁酒令,然後將自己庫存十年的劣質葡萄酒加價五成交給了私酒販子,然後私酒販子在加價一倍賣給了地下酒吧或者私人消費者。一時間從加拿大或者五大湖區走私進來的酒類充斥了市場,為了拿到最高的利潤,無數的私酒販子與大自然、同行,乃至政府稽查機構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完成了最原始的資本積累,至於酒的味道,不說也罷。

目前歐洲的局勢也頗為類似,納粹德國占據了差不多整個歐洲,第三帝國隻與少數幾個國家進行著少數的貿易往來,這簡直就是走私商的天堂。隻是這個市場的準入門檻太高,僅僅有錢是不行的,還得有對方需要的物質,以及保障自己安全運輸的運輸工具和武力,所幸的是,這些我們都能找到。

這年頭大宗運輸還是依靠海洋,但是早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期,美國海軍就已經有人在研究飛機橫跨大西洋的可行性,並在1919年試飛成功,而1927年林德伯格駕駛單引擎飛機聖路易斯精神號,首次從紐約羅斯福飛行場來到巴黎,向人們宣告了航空時代的到來。之後的幾十年裏,軍事用途的飛機發展比較緩慢,但是人們的航空夢想卻不斷膨脹,二戰前期,美國本土支援英國的戰備物質綽綽有餘,但是美國人驚奇的發現,自己也沒有可以駕駛這麼飛機的飛行員,因此大規模的征集民間的飛行愛好者,以迅速培養空軍戰力。所以呢,在美國駐英國的機場裏找幾個能開飛機橫跨大西洋的機組也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希羅德機場裏就至少有四架飛機隨時準備飛往美國,至於說攜帶幾個箱子,就更是小菜一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