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侏羅紀大陸 短缺的食物(1 / 2)

凱亞是塞特部落的一員。他遵循族人的規矩,因為被抽簽選中了,於是便要離開部落,隻身一人。哦,不,還有他從小養到大的一隻迅猛龍—儒卡。沒錯,這裏是恐龍時代

在3160年人類發明出了“時空旅行機”,用來將願意進入侏羅紀的人送入那片史前世界。這片大陸被人們稱為侏羅紀大陸。這裏是恐龍種類最齊全,地球資源最豐富的時代。因為超前的技術,科學家們還把在三疊紀晚期出現的恐龍,如板龍,送到了侏羅紀早期進行繁殖。將在白堊紀出現的恐龍,如迅猛龍、食肉牛頭龍、霸王龍、甲龍和三角龍送入了植被茂盛的侏羅紀早期進行繁殖。

現在,整個處於侏羅紀中期的大陸已基本集齊了所有品種的恐龍。現在整片大陸基本由兩大部落為首。分別為來自美國的舊金山部落,整個部落足有幾萬人。你別見怪,現在整個大陸隻有幾百萬人呢,比現在的一個省還少。由此可見舊金山部落的強大。關於舊金山的講解,之後會詳細講解。第二大勢力便是由歐洲眾多國家及歐盟所派出的歐盟部落,是一座位於整個大陸上空的部落。因為歐洲是最早派出\\\"探險隊\\\"的部落,現代人都這麼叫。這也是一個具有嘲弄意義的名詞,因為傳送來了,就回不去了。歐洲整整花了有五十多年,才建成了這座空中村落。運用了當時的低級科技“太陽能分子轉換器”用太陽能發電,產生衝力的懸浮器。這種東西可以幫助方圓數十裏的大地懸浮來,不過多用於懸浮車這種低級交通工具上。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旅行者號”無法接受過大的能量波動。這種十多萬伏的,已經是極限了。不過也造就了這座不一樣的天城,整個天城可足足有幾百號人。當然,能讓他們立住腳的還是他們強大的異特龍軍團,足有五條之多呢。

異特龍是一種群居性肉食恐龍,凶殘無比。成年龍身長最短也有八米,粗壯的尾巴足以擊暈一頭成年禽龍,長而有力的後腳使它能以每小時半40千米的速度追逐獵物,強壯的前肢足以撒開一些其它巨獸的皮肉,匕首般鋒利的牙齒.咬合力足有上百千克之多。加上習慣成群出動進行捕殺,它們成為了當時一種恐怖的存在,不僅僅是暴躁,發起狠來牙連霸王龍都敢咬。所以歐盟天城能有五隻,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畫麵一轉,凱亞艱難地行走在森林裏,隻時不時聽見幾聲副龍櫛龍長角號似的聲音。副龍櫛龍是一種很好吃的食物,肉質鮮嫩,放在火上一烤,香噴噴,滋滋冒油。但是他知道,就算聽到的聲音很大,也未必能立刻找到他們的藏身之地。因為副龍櫛龍的聲音能穿透樹林,頂風能傳十裏。再說,就算他能找到它們,也未必抓得到一隻。

副龍櫛龍喜歡群居,並且有敏銳的聽覺、嗅覺和良好的視聽。就是找到了,也不得靠近分毫。就算靠近了,開始廝殺,就憑一個手無寸鐵的他和儒卡,如何對付得了一大群副龍櫛龍呢?副龍櫛龍雖是植食恐龍,但人家可是有幾百顆牙呢,可以咀嚼枝條。雖然不致命,但是一口下去也能見血的呀。況且它們的成年龍,一個個都身長九、十米。就他一個二米多的人和一米多的儒卡,光體形上差距就巨大。

算了吧,就當沒聽見。“我什麼也沒聽見,什麼也沒聽見。我聽不到,聽不到。”凱亞默念著。但他的肚子可不同意,“咕咕”叫了地起來。他早就忘了是什麼時候吃的那些獸肉了,這都兩天了,他還沒找到一點吃的,都餓得頭暈眼花了,想著部落裏的那些肯氏獸——這是一種哺乳動物,出現在三疊紀晚期,現在他的部落裏可有60多頭呢,這種中型野獸的肉可不怎麼樣,又糙又硬,他平時最討厭吃那玩意兒了,可現在回想起來,竟饞的流起了口水,他翻了翻自己的板龍皮口袋,意外發現了一個用肯氏獸獸皮做的小袋裏裝著一些種子,他似乎看到了希望,在這個地方,種子生長的極快,基本上半個月熟一次,隻要挺半個月就行了,他不覺燃起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