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輕狂剛剛散盡,至於黎樂(yue)辭常常感歎似是白駒過隙的相擁。
黎樂辭本就是武中郎將之仲(仲指二兒子),及冠之年卻毫不懂得帶兵打仗,整日隻曉行詩作畫。兄長和父親由此甚為憂心。黎母乃是婦道人家,大為諒解自己兒子的行為,還是介於夫君和兒子之間兩肋插刀、左右為難。
這不,這天又提起這個事,黎母為勸和睦,腦袋一晃脫口而出提出以給黎樂辭找一個賢良淑德的乖媳婦兒收收心為勸說,實際上她也做不得主。黎樂辭當然不同意,這一點也不奇怪。但緩和效果是真好,為此黎母想每回都能用這個辦法,效果好就行,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要真找到乖兒媳了也算好事一件,畢竟長輩不多多少少都愛看小輩開枝散葉孝敬長輩嘛,要是沒找到也無妨,慢慢耗著,這堂堂正正權傾朝野偌大的將軍府又不是養不起她一個兒子,就算多少個兒子也是毫不費力就養得起的。
這不,街上的行人都瞧著告示牌上的一張帖子。那帖子金絲環繞,細閃的金箔粉嵌在雕刻出來的字模裏,讓人一看就覺得發帖人資金雄厚。
不用懷疑,不是將軍府張貼的那難道還是哪家的大小姐還要招郎婿嗎?
帖子上一列列整齊的字濃淡相宜、溫潤如玉、端莊秀逸,讓人看了就賞心悅目舒服不已。眾人漸漸都圍過來,使道路水泄不通,那帖子上麵編撰著:本將軍府有一豎子,及冠剛至。若有絕代佳人,若有雲良家女,零落於家。如能垂眼執子之手,形影不離。方能貽笑大方,必謝之。
看到此帖,有幾位未出閣的女子當場便站不住腳,商討著去將軍府試試水期盼著能被選上,從此便風光無限。有個老庸人道:“老朽曾有幸見過這位公子,端的是一身玉般佳膚,身形尚佳,唇薄色深,眉宇細長,一雙桃花眼炯炯有神,右眼角有顆細小的朱砂痣,不仔細瞧還瞧不出。語言談吐文雅,頗有進士書生風範,那日一見真是令老朽終生難忘呐。”
黎樂辭極不同意發帖招親,介於又不能頂撞長輩反抗不能。隻能做些細小的微不足道的掙紮,老早就跟著發帖的小吏了,想在無人的時候悄咪咪撕掉這張膩煩的招親帖,方才又聽見那老頭這般過分真實的言語,眾多百姓聽到這話還鬧起哄,但凡是個人都沒好脾氣。
這就像是你餓了你想要吃飯,你的父兄卻叫你去跑步,本來就餓了跑不動了,不跑還要被打被罵,不能反抗,周圍的人都讚同你父兄不占在你這邊,你難道有好脾氣嗎?絕對沒有。
亦或煩躁亦或溫怒,都漸漸占據了上風,洗涮著少年的思緒,他告訴自己:沉住氣,要沉住氣,一定要沉住氣……
少年逐漸把那年邁老庸人口中俊美無比的一張臉憋的紅紅的,額頭上有絲絲細汗濕潤了一小縷碎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