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今天之所以講這篇故事是因為有次開車在路上,聽廣播裏麵的情感節目,一位阿姨談起了曾經父母離世的事情,而我對此深有感觸。
——
這位阿姨如如今年齡是在60多歲,而她本人也是一位優秀的老師。
在節目中,阿姨首先談起了自己母親離世的事情。
母親是因病離世,對於母親的離世,阿姨表示自己一直沉浸在自責與遺憾當中。
母親在住院期間,據阿姨回憶說,當她看著母親躺在病床上,頭上開了硬幣大的口子,裏麵流出的血水,讓她至今都不敢忘。
母親整日都會喊著身上那些地方疼,而她麵對這些卻束手無策,在那一刻,她甚至想的是,如果床上躺著的是自己,那該有多好。
當時的母親基本都是靠流食來維持,身上插滿了各種檢查的儀器。當她進病房探望的時候,看著母親的麵容,她甚至都不敢相信,這還是她的印象中的母親嗎?
麵對生存幾率不大的消息,作為子女的她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她隻能祈求會出現奇跡,希望通過醫院的搶救,來留下這一條生命。
按照阿姨的話來說,隻要是留下生命,即使這個人它毫無意識,她也能心甘情願的接受,畢竟人隻要在,就是一個念想啊!
可是,奇跡雖然有,但卻不會降臨到每個人身上。
母親最終還是離世了, 臨走前也沒有囑咐子女幾句,就這樣匆匆忙忙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一刻,對於這位阿姨的心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因此,阿姨也沉浸在自責當中。
畢竟她親眼看到母親是帶著痛苦離世的,她希望的是母親能夠安詳的離世。可是因為病痛的折磨,這一切都變得不存在。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阿姨都從這份自責中走不出來。
後來阿姨參加了一個誌願者,而這個誌願者以及主要工作人員就是為即將過世的人而存在的。這份工作的意義,就是想讓臨終的人安詳的離世。
因為母親對她的刺激很大,為了將來避免這樣的事情,她依然選擇進入到這個誌願者當中。
剛開始,當她看到臨終的人因為工作人員的照顧,而變得安詳。甚至讓死亡變成了一件並不是很悲傷的事情,因為她看到身邊的人臉上都充滿了笑意。
她認為這是假的, 畢竟死亡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怎麼能麵含笑意的離開呢?
可是隨著接觸的時間越長,阿姨的觀點也慢慢轉變。甚至在一次分享的活動中,阿姨因為當時的自責以及悲傷,無法訴說。但最終經過一位老師的開導,她還是講出了自己的故事。
故事講完後,老師也對於她的事情講了自己的看法。畢竟當時的年齡,麵對親人的情況,隻能選擇在醫院治療。病痛的折磨是無法避免的,這種事情無非自責。
而如今能做的,就是如何將自己的內心打開,去接受這個事情。
至此,阿姨不再逃避這件事情,她也把自己母親的遺像拿出來,經常幹活的時候,學習的時候,都會跟自己母親說上幾句話。
而那份自責也隨著時間慢慢的淡化,而這也加深了阿姨繼續當誌願者的念頭。
後來,阿姨的父親也出現了這樣的事情!
阿姨當時之所以參加誌願者的原因,就是想學習,為了今後的某一天,父親能夠安詳的離世。
而這一切,現在派上了用場。
可是,誰能想到當時的阿姨也已經身乳腺癌呢? 自己因為化療,有的時候不能常陪伴的父親左右,而她自己,卻也拋棄不下自己的父親。
終於在一次父親病發時,按照以往應該會繼續搶救。可是,家人都知道,即使搶救,效果甚微。
阿姨不想讓父親帶著痛苦離世,便按照自己以往所學到的東西,再加上工作人員的配合,慢慢的梳理著的父親的身體,話語安慰著父親。
死亡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未知而又可怕的,尤其是當臨死的人,它不知道自己會去什麼地方。
阿姨一遍又一遍給父親描述著另外一個世界的生活,那裏有父親的親人,那裏並不是父親一個人,那裏沒有病痛的折磨,那裏不會孤單。
也許是話語起了作用,據阿姨描述,父親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哈欠,人也變得精神了許多。
父親睜開眼後,看著阿姨,問她在這裏做什麼?
阿姨說:“你生病了, 我在這照顧你呀!”
“我沒生病呀,我好著呢,你趕緊忙你的去吧。”父親特別硬氣的說道;
“那我真走了啊!”
阿姨回應道;
“走吧,走吧!都好著呢!”
於是阿姨忙完之後就走了,後來的一段時間,阿姨也是時常過去照顧自己的父親。再後來,父親離世了。不過這次並不是帶著痛苦以及遺憾離世,而是安詳的離世。
——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是未知,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