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後,淩芸抱膝坐在河邊上,肩膀還是一抽一抽的,不過情緒已經基本恢複平穩了,在她的身邊,則是多了兩個小壇子。
人隻有經過磨礪才能成長,成熟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的事。
“道長,謝謝你。”淩芸轉過頭來朝著易塵正色道。
“舉手之勞,不過你想好未來怎麼辦了嗎?要不要重新接掌淩家堡?”易塵輕輕的擺了擺手,示意她大可不必介懷。
“不了,我人微力薄,明日我便修書一封交給大越官府,求他們派人進駐淩陽城,我會散盡家中餘財遣散仆役,結清工錢後就要前往苗寨投奔姥姥了。”
“明智的選擇,祝你一路順遂,不過如今兵荒馬亂,你最好找家商隊或者鏢局前往。”易塵建議道。
“多謝。”
想到莫測的未來,想到一個月前的美好生活如同夢幻泡影,驀然煙消雲散,淩芸還是忍不住鼻子一酸,抱著易塵再度大哭了起來,將易塵新換的道袍再度打濕。
三日後,淩陽城又恢複了往日的秩序。
死者已矣,生者如斯,日子總要繼續過下去。
就在昨天,淩芸的姥姥從苗寨派人將她接走了,來人竟然還是一位真人級高手。
想來這又是淩芸她那位死去娘親的後手,在發現丈夫的異樣後安排下的手段。
可惜她還是遭了淩家老祖的毒手。
苗寨在十萬大山深處,與外界少有來往,封閉至極,真是難為淩芸他老爹能娶到他娘了,有大理王爺之姿….
不過巫蠱之道確實有可取之處,詭異非常,她娘能在淩家老祖麵前布下重重後手,讓易塵對此也是讚歎不已。
鴨蛋昨天晚上便死了。
易塵陪他玩了兩天,也當給自己放個假了。
世界上這麼講義氣的人不多了,如今又少一個。
此時的淩陽城中央,已經立起了一尊鴨蛋的等身銅人像,這幾日前來拜訪易塵的百姓絡繹不絕,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易塵告訴眾人是鴨蛋舍棄自己生命為他算出了那邪魔的藏身之處,他們感謝的應該是鴨蛋,於是百姓集資給鴨蛋立了個等身銅人像。
本來百姓也是想給易塵立一個的,不過易塵覺得自己還能再多活幾年,就拒絕了,他總覺得活人立像多少有點不大吉利。
當然這種心裏話易塵肯定不會宣之於口,能說出來的那還能是心裏話嗎?
易塵用的名義自然是我義成子不願勞民傷財,願將鑄像所需財物捐給在此次災難中無辜死去的家庭,格局一下子就拉上去了。
不願塑像易道長,一時間名氣大漲,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下朝著四方擴散….
“鴨蛋,道長大哥就先撤了。”
“祝你下輩子富貴榮華,不用上班~”
易塵最後瞧了眼麵前的鴨蛋等身銅像,轉頭便招呼小喵準備離開。
此番他已經耽擱得夠久了。
鴨蛋的等身銅像,銅座金漆,底座上寫著十二個大字——為眾人抱薪者,不可被人遺忘。
此文是易塵口述,工匠所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隨著易塵的遠行,銅像距離易塵的背影越來越遠,那銅鑄童子滿麵笑顏,揮舞著左手,似是在朝著易塵道別。
一路順遂,道長大哥~
…
…
風兒輕輕的吹。
雨如牛毛一般當空灑落。
易塵一人一喵,又趕了三天的路,此時已經是出了山道,來到一處官道邊上的茶舍內小憩喝茶。
這三日並無異事發生,甚至他的好大兒還給他在山野間尋到了三根兩三百年火候的野山參,簡直比狗還好使….
此間茶舍喚作有間茶舍,地處官道邊上,交通要衝,南來北往的客商在此歇腳,喝茶,點些吃食,有人說著葷段子,有人講著俏皮話,有人則交流著旅途上的各種軼事奇聞。
凡俗的煙火氣聽得易塵倒是頗為有趣。
就在易塵打算起身離開時,剛入座的一路豪商的話語引起了易塵的注意。
“王老板,你可知大光明山的佛子要在金月城講經傳法?”
“嘿,薛老板,你這就小瞧人了不是,咱們這些客商,有一個算一個,不都是趕著貨物想去金月城大賺一筆?嘿嘿,聽說此番講法可是吸引了不少修行者前往的,
畢竟那可是大光明山的當代佛子啊,據說開悟覺醒慧根之時就被大光明山的方丈譽為千年一降,近佛之人。”
“咦,金月城不就距離此處不遠之地嗎?以我腳程半日即到,龍虎山的道子張道一我沒見到,不如去瞧瞧大光明山佛子的風采,左右耽誤不了多少功夫。”
易塵聞言心中一動,掏出地圖一瞧,當即轉變方向朝著金月城的方向大步前去。
感謝各位大佬的月票和推薦票,感謝大家的訂閱支持,明天見~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