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聽背資料整理自曾經所做的某張考卷,感謝該卷出題組老師!鞠躬!
1.中國夢之所以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都是粘合劑、助推器,是因為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
2.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3.某題解析:國內煤炭產量同比出現負增長,意味著國內煤炭供給減少,供給曲線向左移動;新冠肺炎疫情好轉後工業需求增加和季節性用電需求增長,意味著國內對煤炭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供不應求導致均衡價格上漲。
4.某題解析:中國將向某個地區企業放開市場準入,意味著我國放寬市場準入限製,這會促使該領域投資增加,優化資源配置,從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5.某舉措意味著我國實施主動開放戰略,拓寬開放領域,有利於優化市場營商環境,促進該行業健康發展。
6.某易錯題選項解析:某舉措會有利於完善市場準入規則,但並沒有完善市場競爭規則,且所有製結構改善不一定能提高某企業盈利能力。
7.放開某領域的投資限製與發展數字經濟無直接關係。
8.某題解析:中共黨員和人民群眾的良性互動有助於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黨員幹部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和深入基層的實踐能力,能夠與社區自治高度融合。要發揮人民群眾在社區自治實踐中的首創精神。“社區的自治權”說法錯誤。
9.某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相關條例,可以為推動嚴格執法提供法律依據。
10某市人大常委會審議表決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關於某決議貫徹實施情況的專題調研報告,體現了其行使監督權,有利於讓改革沿著法治的軌道順利推進。
11.人大代表審議相關條例,是人大代表行使審議權的表現。
12.立法權是人大的職權。
13.某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推進某改革情況的報告,表明人大常委會可以監督政府的工作,政府要對人大負責,政府和人大都應接受黨的領導。
14.“不受虛言,不聽浮語,不采華名,不興偽事”,強調為官者應該求真務實,力戒形式主義。“不做無補之功,不為無益之事”強調政府做任何事情,應該有利於社會和人民,在為民辦實事的過程中,既考慮群眾的需求,也必須要有科學的決策。
15.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實踐的主體、手段和對象都是客觀的。
1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與“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都強調實踐這一物質性活動的重要性,體現了實踐的客觀物質性。
1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與“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都強調事物運動的規律是客觀的,沒有強調實踐的客觀物質性。
18.“我們領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頑,同時又得知世界也可以變得溫存和美好”體現了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19.“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強調了安逸與禍事的對立統一。
20.“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普天之下沒有人能與他爭,體現了爭與不爭的對立統一。
2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體現了同一性與鬥爭性的關係,強調同一性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並為同一性所製約。
2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體現了事物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
23.某題解析:“必須緊緊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開啟新征程”強調了要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引領作用”一詞誇大了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