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工業(1 / 2)

工業,是對自然資源開采和對各種原材料加工的社會物質生產部門,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曆經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以及正在進行的智能化四個階段,是第二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新中國的工業化始於1953年,這個東方大國在經曆了內戰的洗禮之後,已經儼然是紅色陣營中的代表,在新政府的規劃下,它對經濟的暗中發力已經準備了三年。

在北方鄰居的幫助下,雙方簽訂了156項工業建設工程,從國防,機械,電子和能源工業方麵彌補了中國工業的空白,打響了中國工業的奠基之役,“一五”計劃更是為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最早始於18世紀的英國,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機標誌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同時也是世界工業化的開始。英國工業革命不僅對英國本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而且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以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為始,以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使用為樞紐,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變,工業革命不僅是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也是能源轉換的革命。

當人們第一次發現源石中所蘊含的巨大能量時,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已成為一種必然結果,正如在兩次工業革命中煤的使用和電力的普及,隨著技術的革新,越來越多的源石被各國作為能源使用,使得泰拉的文明得以順利邁入現代。

當然,這種革命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在源石給予文明飛躍進步的同時也讓這片大地蒙上了一層陰影——極具傳染性的礦石病以及它的百分百致死性讓人們談“病”色變,甚至比地球工業革命時代的肺結核病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泰拉工業化進程中的必要代價,在現有醫療條件無法治療礦石病的情況下,除非能找到新的可替代能源,或者泰拉的生物醫療科技進一步發展,否則這層陰影將會一直籠罩整個世界。

幸運的是,許多的有能人士共聚在同一麵旗幟下,立誌改變感染者的處境,他們為這漫漫長夜點燃了希望的火把,或許有一天,這希望之火終會撕破黑幕,為這片大地帶來光明。

大祭司自認自己在造東西這一方麵還是挺拿手的,無論是幾年前的“巨大的醜東西”還是在加入羅德島之後和可露希爾的工程部一起重新設計的“暴躁鐵皮”,再加上學習了一大堆專業知識,常理來講在這片雨林中是沒有對手的。

可偏偏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看對麵那些專業設備,一看就是有備而來,想要欺負自己這個幾百歲的老同誌。

對方的熟練程度,完全不是雨林中的部族能比的,大祭司可以肯定這些外鄉人有著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係。

也許他們和彩虹小隊來自同一個地方,大祭司在心中猜想到,他也和灰燼等人聊過天,能從他們的字裏行間窺到那個世界的一星半點。

他看向那位中年人,隻見他將一塊金屬放進了機器,然後熟練地在中控屏上點了幾下,接著機床開始運轉,一塊部件就這樣嶄新出爐了。

這效率,可比手搓高達來得快多了。

祖瑪瑪也看著數控機床雙眼發亮,對她而言,關於機械的一切都是新奇美妙的,不然當初也不會在看到lancet-2時那麼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