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豈鬱鬱久居人下(1 / 2)

這個元宵,劉母改嫁。

嫁作他人妾,沒有明媒正娶,也沒有大紅花轎,悄無聲息地搬入王家。

劉一鳴懷揣著好奇和畏懼,忐忑不安隨母親住進王家,自此,他不必再因房租漲價而被房東驅趕,也不必早出晚歸每日睡覺兩個時辰,但他身邊多了一位繼父,嚴肅、不苟言笑的繼父。

繼父名為王鬆,十多年前中過舉的讀書人,從老家遷至京城,意欲謀求一官半職。

正所謂“有錢使得鬼推磨”,王鬆無錢無勢,上上下下跑了好幾遍,碰得一鼻子灰。

心灰意冷後,王舉人便在京城裏辦起私塾教學,這些年賺來些錢,購置居所,也育有三個孩子,生活過得甚是寬鬆滋潤,而王舉人的書生氣愈發濃重,生性愈發孤僻高傲。

對劉一鳴這個並非自家血親、買一送一的小孩,王舉人自然沒有給什麼好臉色。

剛進王家後不久,王舉人便要求劉一鳴改姓,隨自己姓王,這似乎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收留你倆母子,使你倆不受日曬雨淋,不必四處漂泊如無根之草,給你倆一口飯,一張床,他便有某種權力讓你乖乖聽話。

劉一鳴便在這種陌生的環境下開始自己新的生活,雖然改姓王,也喊王舉人一聲“爹”,但畢竟不是自家的孩子,差別待遇總是有的,王舉人也並不怎麼重視他,這一點,卑微敏感的劉一鳴也能感覺得到。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謹言慎行,盡量不招惹是非,以免給他和母親帶來麻煩。為此,他也辭去茗馨樓和醉仙閣的工作,在王舉人看來,食色皆惡欲,存天理,滅人欲!

但換來的,便是正常小孩的成長環境,吃飽穿暖,上學讀書。王舉人親自教他讀書寫字,常言道:“勤能補拙”,劉一鳴笨鳥先飛,學得格外認真專注,學習進展在兩個月內便能跟上自家的孩子。

劉一鳴就是這樣的人——雖身在泥潭,但心仍仰望星空,如若得到上天憐憫給予機會,盡管稍縱即逝,他也會拚盡全力,牢牢抓住,除非生活壓根兒不給他機會。

王舉人第一次對小小年紀的劉一鳴刮目相看。

眨眼間,到了這一年的清明節。王鬆舉全家十餘人,到郊外小山上舉行祭祀先祖的儀式,場麵之浩盛,觸動劉一鳴幼小的心靈。

自己故去的親爹因沒錢買得棺材而火葬,沒有墓碑,隻立上一木牌,請來道士在上麵寫字畫符,讓其安息,但如今恐怕早已被洪水卷去,不知所蹤,即便回到家鄉,麵目全非,又能何處尋覓?而自己這一年裏,顛沛流離,離鄉別井,來到燕京,與母親相依為命,舉目無親,過著拚了命都活不下來的生活,想到此處,不禁落淚。

當晚,夜深人靜之時,他在月色之下,悄悄推開房門,來到後院,掏出那塊白天在山上撿來的石頭,拳頭般大小,做出神位的模樣,鄭重其事地向其跪拜行禮,悼念自己亡故的親生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