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自序
本書時間跨度1915-2035年,120年,主要寫了林家四代人,數個家族的人物命運史,邊區百年發展變遷史,從魯迅筆下的閏土式背景,到抗戰、解放、大生產、文革、革改開放、奔小康、全麵實現小康社會、精準扶貧、全麵脫貧,很多農村家庭已住上小洋樓,還有汽車。再差的家庭,隻要努力,去工地每天也有兩百元收入,衣食住無憂。而一百年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難以想象的。悠悠歲月,一路不易,大家都在努力著!奮鬥著!
更深層次的寫作目的,是傳達哲學思想,周易,道德經,唐僧佛學思想,隻看原文看不懂,理解不了,通過故事的形式講述,影響力就不一樣了。
《平凡的世界》隻寫了十年,時間太短,對人物命運沒來得及交代,不過真實,是向上的力量。《紅樓夢》時間跨度長,但有點太消極,破罐子破摔。當然這兩部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苦難,甚至有人說人生本來就是受苦的過程,但不管生活多苦難,還得繼續,向上生長。
德等於得,把時間跨度拉長到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來看,因為德所以得,因為違德、無德甚至傷天害
理,必然招致災禍,早晚的事。運氣好壞也許是有
原因的,不一定全是偶然!
2023,我們可以交卷了。焦裕祿、李大釗、陳獨秀、陳喬年、陳延年……多少仁人誌士,為了他們理想的未來中國而奮鬥犧牲,他們祈盼的未來已來!
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由之前的31.6%提高到2019年的63.6%,森林覆蓋率由6.1%提升到了23%,黃河水不黃了。含沙量由七十年代的16億噸變成1.8億噸。黃土高原地區麵貌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說說佛家
取經人
一
唐僧為什麼取經?
經是什麼?
如何取經?
唐僧曆時十七年、行程五萬裏、九死一生從印度弄回來的東西是啥?是垃圾還是寶貝?他會不會弄一塊磚頭或一堆土回來?不會,唐僧不傻,他拿回來的肯定是好東西,是寶貝。
什麼寶貝?真經。
什麼是真經?佛學經典理論,佛學真理,佛學精髓,就是真經。
為何取經?解決中國佛學界思想爭議?找到真經,爭
論爭議不攻自破。
如何取經?
一學習印度佛學經典。
二經曆苦難、悟透生活,悟透真經,真正的經是生活中的各種經曆(無字真經),真的經曆,真的悟透,才是真的取經。
二
經好不好?
唐僧命都不要了隻要經。
那確實好
為啥好?
好在哪裏?
舉例:唐僧寫的《心經》
比如這句: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好不好?
不好
所以我們不要苦,把苦去掉。生活中的苦去不掉,心裏的苦可以去掉。
如何去掉心裏的苦?
想通了就不苦了。
如何想通,放下。多學知識、文化,就更容易想通,就不苦了。
佛教人放下。
儒教人積極入世,進取。
道更多的是闡述規律,一通百通,想通了就不痛苦了,想通了就啥事都沒有了。
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儒釋道三字,而有人總結儒釋道可用九字闡述:拿得起,放得下,想的通。細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