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悠悠運鹽路(1 / 1)

陌上花開

1.悠悠運鹽路

據說我的太爺爺是遠近聞名的創業典範,太爺爺(曾祖父)的爸爸是個賭徒,把家產都弄輸了,幾個小孩餓個半死。後來他當家吸取教訓,瘋狂買地。原芯平地 最好的地他買了七八十畝,山地也弄了上百畝,差不多成富戶了。然後沒多久就解放了,地全部充公。

不過他運氣挺好的,沒被評為地主。那時鬥地主挺狠的。可能因為他的所得都是通過勞動與努力。

晚清首富喬致庸說,糧油絲茶鹽鐵是中國的幾大生意。曾祖父從陝北定邊縣販運食鹽,在關中、陝甘一帶售賣。單趟四百多公裏,走的是秦直道。這條路是秦始皇修的,他下令公子扶蘇和蒙恬將軍一起修的秦直道,是古代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從鹹陽出發,一路向北,沿子午嶺山脊,直通九原(內蒙古包頭),全長700多公裏。後來公子扶蘇和和蒙恬被害,都葬在此路邊。這條路從公元前221年一直沿用至民國,解放後才逐漸荒廢。部分路段還在使用,2200多年了,很多路段雖然不用了,但是還寸草不生。不得不感歎古人的智慧。

曾祖父名叫林治家,也許是外號,大家都這麼叫他。他生於1911年,這一年辛亥革命。後來父親賭博輸光家產,無家可歸,兄弟三人在南原(職田原)包地種,經常餓得前心貼後背。後來他慢慢長大,跟著別人做生意。悠悠子午嶺,慢慢長路,用騾子駝運食鹽販賣,來回七八百公裏,走十幾天。開始一頭騾子,後來變兩頭騾子,再後來就是個騾子車隊了,生意規模越來越大,賺了不少錢。

騾子是馬和驢雜交的後代,馬跑長路,力氣不行,耐力差;驢是死強,耐力極好,但身體矮小,小毛驢力氣太小。他們雜交的二代騾子人高馬大,完美解決了所有問題,是長途販運的好工具。林治家對騾子很好,視它如命,像對親兒子一樣待騾子,很多好吃的都舍不得自己吃,給騾子吃。從十六七歲開始,一生都在弄鹽。

子午嶺是原始森林,西北麵積最大的林地。一路野獸不少,現在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了。麋鹿、豹子、野雞、狼等很多動物出沒,他們車隊也有幾個人,有一個是舅舅家一遠房爺爺的爸爸。

他也經常邊走邊跟騾子談心,這一趟回去家裏就有錢吃飯了……這一趟回去可以買點地,弟弟妹妹就不用埃餓了……騾子兄弟,你辛苦了,再跑幾趟,就有錢了娶媳婦了。

1937年仲夏,黨中央毛主席早已來到陝北,陝甘寧邊區政府也已成立。可二十七八歲的他還是沒老婆,在那個年代絕對算是大齡青年了。年輕時家裏窮,相親多次都失敗了。現在有錢了有底氣了。花五百大洋天價彩禮從隔壁村的隔壁娶回來一個小媳婦,五百大洋(袁大頭)相當於現在五十萬元人民幣彩禮了。現在打工也得好多年才掙到。

他的小媳婦比他小十三歲,結婚時才十五六歲,但已亭亭玉立,很漂亮………

未完待續,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