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這一作物雖生長迅速,但其種植對土地的影響卻不容忽視。

首先,煙草種植對磷肥的需求極高,其總量遠超其他農作物。過量的磷肥使用不僅會導致土壤板結,還會使土壤變得貧瘠,進而影響土地的長期可持續利用。

其次,煙草種植對土壤肥力的消耗極大。種植過煙草的土地往往難以再種植其他作物,因為土壤中的養分已經被大量消耗。這種資源的過度消耗不僅浪費了土地資源,還可能對生態係統造成破壞。

再者,為了避免煙草在大明國內流通,防止百姓染上煙癮,大明境內絕對不能種煙草,煙草種植必須嚴格控製在特定區域。

照道理來說,呂宋島是種植煙草的理想之地。

但考慮到煙草種植不僅需要大量的肥力,朱瞳又舍不得對自己轄下土地的破壞,於是跟老朱一商量,就把種植地方定在倭寇國的鹿兒島。

肥料不足,還可以就地取材,殺一些長得醜的倭民埋地裏就行了。

長得一般般的倭民,甚至還可以作為免費的種植煙草勞動力,簡直是一舉多得!

因此,當大明計劃攻打葡萄牙和西班牙時,倭寇國卻先倒了血黴。

而關於煙草製作、販賣的具體細節,以及如何更加合理地搭配五石散與煙草使用,則需要依靠江寧醫館的專業研究和姚廣孝這位智囊的精心策劃。

這些複雜而細致的工作,自然無需在此一一贅述。

煙草的收獲,非一朝一夕之功,至少需要耐心等待一個季度的時間。

隻要歐邏巴人過來購買,客戶群體很快就能夠培養起來,一旦深陷其中,便難以自拔。

就如同割韭菜一般,一茬接一茬,源源不斷,利潤非常可觀。

老朱聽信了朱瞳的讒言,果斷墊錢把修水泥公路的錢給用上,以後再用煙草稅歸還給他的私庫就是了。

與此同時,朱瞳也並未停歇。在上次呂宋島之行時,他便已指派康得隆在大龍口度假村著手建設酒坊。

如今,在他的指導下,工匠已經熟練掌握了瀘州老窖的釀造技術,並成功釀製出了第一批佳釀。

這些酒,與大明王朝以往所產的酒大為不同。它們屬於高度蒸餾的白酒,醇厚而濃烈。在釀製過程中,采用了工業化的生產方式,通過浸泡、蒸煮、發酵、蒸餾、摘酒與儲存,以及勾調與灌裝這六個精密步驟,確保了酒的品質與口感。

擱在以往,若老朱得知朱瞳大規模使用糧食進行工業化白酒釀造,定會罵得他狗血淋頭。

然而,自番薯的引入以及呂宋島這一年三熟的糧食產地的發現,大明的人口增長速度已遠遠不及糧食產量的迅猛增長。更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養殖家禽,部分富裕家庭甚至將肉食端上了餐桌,這進一步減少了主糧的消耗。

因此,大明的糧食產量不僅供過於求,而且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

(還有一千字,晚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