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興崗”(1 / 2)

在中國廣西容縣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個被人們稱為“高興崗”的土山坡。這裏是附近幾個村埋葬死人的地方,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墳頭,新的老的、大的小的、挖出棺材沒把土填好的、被雨水衝垮半邊的、有些長滿野草已經看不出是墳頭的、一些墳頭不知是什麼動物鑽出兩三個洞在側麵,遠遠看去像一個沒有眼球的妖怪、墳頭的樣式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這裏有個風俗,那些未成年的又或者是沒有後人的死者,他們將永遠被埋在“高興崗上”,去世的如果是老人,家屬會用棺材將老人埋葬在這裏三年後,再把墳墓挖開,打開棺材夾出幾根去世者的骨頭,裝入一種當地叫“骨缸”的缸裏,然後請風水先生尋另找風水寶地(如果風水地是別人的,那就給錢將用於埋葬的一小塊的地跟地主買下),再選良辰吉日從新下葬、堆墳立碑,叫祖墳,祖墳都不會是在“高興崗”,然後每年祭拜,以示對祖先的思念,更重要的是通過祭拜許願盼望能給家族帶來好運,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子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高興崗”的景象十分淒涼,吹過來的風仿佛都帶著死亡的氣息,縱使夏天豔陽高照也會讓人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這種地方平時普通人是不會去的,除非是需要上山埋葬死者,縱使這樣也是幾個成群結隊一起,單獨去實在是瘮得慌。

然而,這個“高興崗”卻有一個年輕人經常去。他叫林浩源,身高1米75的個子,鵝蛋臉,濃眉大眼,耳朵大小中等但耳垂厚實且微微翹起,一看就是方便未來老婆扭耳朵準備的,嘴巴不大不小,常年梳著一個三七分的頭發,20來歲,就讀於廣西桂林xx醫學院。

現在是7月份林浩源放暑假在家,除了每天幫家裏修整那幾十棵果樹,當然還有一項每年暑假必做的事:上“高興崗”去摘稔子。說也奇怪,每年山上到處都是野生的撚子,可是“高興崗”上的撚子就長得特別大個,足足是其他山上的兩倍,而且甜度也高出其他山上的,特別是新墳旁邊的撚子樹長得果,那是一個飽滿,老遠就嗅到撚子的香甜味了。撚子直接吃營養豐富、清甜多汁,曬幹了泡成撚子酒,對女性有滋養補氣血的作用,對於男性,傳說有強身壯陽之功效。所以撚子酒可以賣到50元一斤的價錢,對於家境清貧的林浩源來說,7月暑假就是賺取一大筆額外之財的美好季節,一個暑假可以采摘撚子曬幹泡成200斤左右的撚子酒,扣除酒的成本可以賺40元一斤,純賺8000元,對於一個農村大學生來說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然對於大人來說靠撚子酒賺錢並沒有太多吸引力,因為從摘到曬幹再泡酒需要兩三個月時間,8000元平均後每個月也就2600多元錢,還要上山爬嶺曬太陽,而且撚子是季節性水果,總不可能不打工回來為這點錢,其他山上果也沒這麼大,要去那“高興崗”摘果,哎!想想都瘮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