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絕無僅有的。
而他們家買汽車了。
主要是家裏哥兒幾個都發財了。
江大福的罐頭廠經過這一年多的生產流水線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再加上引進了先進的設備和他們家的水果,與眾不同,口感非常受歡迎。
產量提高之後,他們廠子早就盈利的,不行不行,所有的外債不光還光了,而且江大福還準備明年擴大廠房。
光這一年的時間,他們廠子就賺了有五萬塊錢。
而江友成的魚塘,也迎來了大豐收。
要光靠江有成的魚塘,當然也不能掙多少錢,可是江友成會另辟蹊徑。
兩個在省城培訓回來的兒子,在農牧方麵已經算是小有所成。
他們自己成立了研發小組,專門培育魚苗。
而且是那種耐病抗寒的種類。
他們自己研發魚苗,而且往外賣魚苗周圍但凡是養魚的都知道他們江家的漁場。
這裏買回去的魚苗死亡率很低。
產量高,出欄率也高。
自然大家都喜歡。
從這上麵就能知道,江友成今年雖然比起其他人賺的少,但是也沒少賺多少。
他那魚塘裏的魚足足出產了5萬斤。
一斤至少賺一毛錢。
再加上這一年多賣出了不少的魚苗,加在一起,他可是賺了有1萬多塊錢。
要知道這事兒要是告給村裏人,村裏人都不會信。
不過大多數人都知道江友成的魚塘,那是掙錢,是真掙錢。
江老二江友慶就不用說了,他那個包工隊,今年的這樓房蓋完。
足足掙了有五萬塊錢 。
一共18萬的工程款,裏裏外外給大家發了工資,亂七八糟送完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
這才是第一次的工程,他們後麵接的工程已經是絡繹不絕,合同都等著跟他們簽。
主要是這一次名聲打出去,他們不光蓋的房子好,用料實打實,而且沒有任何的偷工減料。
光衝這個口碑,大家都願意用他們,重要的是現在除了國營單位的建築單位之外,像他們這種零散的成規模的包工隊還沒有那麼多。
而他們現在不光有規模,而且有口碑,還有人才。
放誰誰不願意用他們。
光是省城的那些各個單位想找他們蓋宿舍樓,都已經擠的快擠破頭。
江友慶已經接了第二個活兒,那過完年就可以去開工。
這個活兒又是個大活兒,估計得一年差不多下來的話,人家工程款是35萬。
也是幹一個宿舍區。
基本上難度並不高,就是要增加一些人數,估計要新招一些人。
掙了5萬塊錢的江友慶啥話也沒說,直接就買了一輛汽車。
買的不是那種小轎車,他們這種包工隊的,當然買的是那種卡車。
方便運輸東西拉人的話也能拉。
而老三就不用說了,老三這一年多發了,而且是非常發了。
一個月能賺差不多3000塊錢,這一年多父子三個那是累壞了,但是確實掙到了4萬塊錢。
而老四也不用說,這一年掙到了1萬多,雖然他掙的錢有點少。
但是總體來說他那個自行車的生意反而越來越做越大。
已經在省裏弄了一個專門的供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