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饒州,清平縣。
一座破爛不堪的宅院前,圍得水泄不通。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像是一群蒼蠅般嗡嗡個不停。
時不時,還有人抬手向院子裏指指劃劃。
不大的宅院正中央擺著一副棺木。
這棺木異常講究,對於尋常百姓來講,算是個奢侈品了。
與院子裏的擺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棺木前是一張三條腿的八仙桌,雖然斷了一條腿,好在還算穩當。
上麵擺著幾個頗有歲月痕跡的破爛瓦陶盤子。
盤子雖破,擺放的卻是異常整齊。
盤子裏是昨天晚上乞討來沒吃完的剩飯,半盤子的米飯,半盤子的青菜,五六個荔枝,還有一個盤子裝得挺滿,滿滿的都是青草。
大概是飯食不夠,湊不夠四個盤子。
一個身著湛藍色道袍的道士,年齡在四十歲上下,手持拂塵,正在圍著棺木做著法事。
一個老乞丐緊緊跟在道士的身後。
“你個挨千刀的,都說了讓你在下邊,偏要逞能在上邊,這下好了,百家飯沒得吃了吧?”
“你說,你一個年輕人,以後機會多著呢,為什麼非要和我一個黃土都埋到腳脖子的人搶呢?小欣啊!”
老乞丐嘴裏碎叨叨著。
“嗯?”
道士停下腳步,睜開雙眼不滿道:“做法事又沒有什麼危險,小心二字從何說起?”
老乞丐也是一愣,隨後釋然,小心地解釋:“道長,他叫小欣。”
老乞丐說著,伸手指了指棺木裏躺著的年輕人。
道士看了看棺木裏邊:“他姓小嗎?”
“他姓鍾。”老乞丐賠著小心。
“那你剛才為什麼不稱呼他鍾小欣?”道士不依不饒。
“道長,他叫鍾欣。”
“閉嘴!”
隨後,道士繼續閉上眼睛,手搭拂塵開始圍著棺木轉圈。
“道長,能不能慢點,我還想和他多說幾句話。”
老乞丐跟在道士後邊,像是討債的孫子,小心地說道。
“這小兄弟,不,這小施主的冤魂尚未走遠,貧道要抓緊時間將他的魂魄招回,慢不得。”
道長邊轉圈邊說。
“冤魂?”
老乞丐皺著眉頭停下腳步,呈思考狀,不明白冤魂二字從何談起。
“砰!”
閉著雙眼圍著棺木轉圈的道士,重重地撞在了老乞丐的身上:“閉嘴!”
道士不滿地申斥道。
“我沒有說話呀?”
老乞丐委屈地辯解。
“我是說你讓開,別在這裏礙事!”
道士收起拂塵,一副要和老乞丐爭個高下的樣子。
“這小施主年紀輕輕的就英年早逝,人世間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他都沒有來得及享受,你敢說他死前甘心嗎?”
道士正色道。
“比如呢?”老乞丐追問。
“比如……比如我大周河山錦繡,他可曾遊山玩水?”
“遊山玩水?”老乞丐頗為不解。
“正是,江南山美水美人更美……”
道士看著老乞丐一副雲裏霧裏發懵的樣子,歎了口氣。
“這樣說吧,他可領略過淮水河畔的畫舫之美?”
道士不想再拐彎抹角了,否則就是對牛彈琴。
我草!
你把勾欄聽曲說成遊山玩水!看來你也不是個正經道士。
“噢……”
老乞丐雖然心裏暗罵不正經,仍表現出恍然大悟的樣子。
“你說,這是不是冤魂?”
道士再次正色道。
“是是是。”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老乞丐心裏也拿不準了。
然而,他是尊重事實真相的。
雖然,他很在乎小欣,但若要硬是把黑的說成白的,他總覺得有些別扭。
“可是,道長,他是為了偷看人家婆娘洗澡,扒牆頭摔死的呀!”
老乞丐看著道士,一副你不能顛倒是非的正義之色。
“閉嘴!”
道士轉身繼續開始轉圈,隻是這一次他沒有閉上眼睛。
走了兩步,道士停下來說道:“你想讓他來世投胎成豬牛嗎!”
“不想。”
老乞丐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可是……”
“閉嘴!”
老乞丐:“……”
“天下神仙,天地歸一,各得其所,收壇歸位。阿米阿米紅,冤魂歸位!!”
道士驟然抽出背後桃木劍,指向棺木。
“小欣!”
這是法事的收官之舉,馬上就要蓋棺定論了,老乞丐禁不住哭腔喊著。
突然,棺木裏的年輕人直挺挺坐了起來。
“媽呀!”
道士驚呼一聲,雙眼翻白,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