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吃煎餅的人(1 / 2)

師兄弟聊完了,孫立又請來呼延慶,與花榮談話,把這個劉漢算是弄得清楚了些。

呼延慶道:“若真是這麼說,青州到這裏都歸了劉漢,朝廷的兵馬就算開過來,也到不了登州啦?”

花榮說:“有大宗兵馬進入青州界,我清風寨首當其衝,必然要問個清楚,斷不會讓他們輕易進來,真要有了戰事,北有滄州、南有琅琊,警訊一經發出,兩地即刻馳援。

諸葛軍師要打通出海口,登州是必爭之地,無論如何都要取下為劉漢所用,隻要服從劉漢政權的管轄,當前官位設置原封不動,或有升遷;非要寧死不從,就隻有兵戎相見了!”

孫立與呼延慶請花榮先在城中驛館歇息,兩人自去商量,歸了劉漢,兩人所犯的罪過就不再是個問題,但是花榮所說的“劉漢政權”到底真假,還是難以盡信。

呼延慶自嘲道:“我們在這海邊待的久,耳目也不靈了,都不知道外麵已經翻天覆地,可是這劉漢做的也太隱蔽,圈了這麼一大塊地怎麼連個風聲都沒有?”

孫立說:“倒是並非全無風聲,外麵回來的人也提過些許,隻不過沒當真事,以為是某個山頭的土匪作亂!”

“我們若是信他,開了城門,萬一被他誆騙可怎麼辦?”

“我師兄留了徒弟在外麵,已派去打探消息,待他消息傳來再說吧!”

“令師兄可信嗎?”

“欒師兄是忠厚君子,你不信我也該信他,雖然多年沒見,我相信他本性不會改變!”

“那就賭上一次!”呼延慶重重擂了桌子一拳。

次日,袁文魁風塵仆仆來到城下,待欒廷玉得到傳報出現在城樓上,袁文魁放聲喊道:“師父,我借了他們的快馬,跑出三百五十裏外,沿途打聽,所經之處已盡歸劉漢。”

同在城樓上的呼延慶低聲問道:“此子可信?”

欒廷玉說:“莊戶人家孩子,一片赤誠!”

孫立問:“呼延兄,可有了主意?”

呼延慶看著城下的連綿營帳:“我說了,賭他一次,反正也是要死的人,就看看這條路能不能走通!”

孫立提議:“讓平海軍備好戰船,我的城防軍也在城裏做足了戒備,再與花榮商量,讓大軍駐紮城外,隻少部分人進來說事,這樣我們就能可進可退!”

兩人統一了意見,便去見花榮將事情說定,然後打開大門,放花榮出去,袁文魁那十幾人也趁開門之機進了城,找師父細說見聞。

花榮在城裏時也沒閑著,印證了孫立他們說的確是實情,見到黃信後就說了議定的條件:“他們已無路可走,我們到來恰是他的天賜良機,歸順的誠意是不用懷疑的。”

黃信點頭:“劉漢崛起以來也算順天應時,秦大人當初聽了諸葛軍師的話,現在看來十分正確啊,大宋的氣數要完了!”

——

劉備從保州歸來,諸葛早早迎在城外,遠遠地拱手執禮:“恭賀主公親征凱旋!”

“哈哈,都是軍師調度的好,如今翼德駐守在那裏,滄州又多了一道堅固防線,曹操或是北遼就算想要南進,也得繞道而行啊!”

諸葛也是滿臉喜色:“還有一個好消息等著主公,剛剛接到秦明的來信,登州歸附,京東東路已盡歸主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