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原來是君無戲言(2 / 2)

“那夥人鐵了心要阻你入朝堂果然有理,你這腦子若是不為他們所用,該讓他們夜夜難眠,歲歲難安!”端木崇說道。

“你說得沒錯,當時纏鬥之時有流言傳出——指皇後其實是虛設,不過是太上皇為了平衡朝堂所為,他不會提拔宮中的任何妃子做皇後,也不能再選權力強盛朝臣的女兒。”

“換言之,皇後是太上皇權衡利弊的結果,根本無足輕重,更有言,陛下還有去母留子之意,此流言一出,最慌的不是朕的母後,而是太上皇。”

淩不語心中微動:“放出流言之人是?”

“自然是厲王一黨的人,意圖以此打擊朕,令朝臣動搖。”端木崇笑著搖頭道:“卻不知這般倒中了母後下懷,母後索性自請廢後,逼了太上皇一把。”

這種宮廷秘事外麵丁點風聲也沒有,而當初的皇後現在穩居太上皇後,就知道結果如何。

“太上皇為向母後表衷情,不僅駁回她的廢後之請,並以迅雷之勢迅速封了朕為太子,送入東宮,甚至承諾三年後自請退位,將這江山讓朕作主。”

十五為太子,十八便登基,三年之約,太上皇倒是履行了。

不過當初的意氣之言,最終卻是君無戲言。

太上皇雖是履行,但從時間線來推斷,端木崇出生之時太上皇二十七歲,太上皇後十六,十八年後退位,太上皇也僅四十五歲,正值壯年。

隻怕在退位後又有悔意,任誰坐上九五至尊位後在壯年時閑置都會覺得全身不適。

這時候還有一幫老臣總想用太上皇牽製新帝,可不就是慢慢加速父子的分裂?

西行宮為何會出現修羅場麵就有理可循了。

淩不語說道:“原來如此,但隻要有太上皇後在,太上皇總能做出正確選擇,這次李拜之事就是最好的例子,無論如何,這江山始終是姓端木,這是太上皇的底線。”

太上皇再縱著老臣,也不容許他們生出別的心思,李拜是錯算了。

“兩年前朕就發現李拜的野心越來越大,連同他的女兒也試圖算計朕得皇嗣,朕豈能容他們得逞,這地方是李黨秘密集結之地,內中談話早為龍衛知曉。”

“兩次乞骸骨,朕均故意極力挽留又給賞賜,真以為朕是怕他甩手不幹?哼!”

端木崇嗤笑道:“想要登上首輔之位者眾,真以為滿朝文武都支持他?驕兵必敗!”

“方才見李黨分裂,陛下可是為此而來?”淩不語說道:“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史書素來由勝利者書寫,小民大膽說——若李拜有不軌之心,假若事成……”

“淩不語,你好大的膽子!”那令明聽聞此言,嗖地拔出配刀,刀鋒閃過,卻是淩不語雙指夾住刀刃,嘴角泛起笑意:“令統領忘記自己曾經是在下的手下敗將了?”

“是你膽大妄為,江山穩固,豈容你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