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公孫紀、正史《東漢末年人物,原是劉虞的部下,隻因公孫瓚以同姓而兄弟相待,而把劉虞要殺公孫瓚的消息告訴公孫瓚。》
三國人物:張飛、正史《字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蜀漢五虎上將之一,人稱猛張飛!劉備長阪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範強、張達刺殺。後主時代追諡為“恒侯”。》
三國人物:張飛、演義《與劉備、關羽桃園結義。隨劉備征討黃巾,張飛鞭撻受賄的督郵。十八路諸侯討董,三英戰呂布,其勇為世人所知。張飛守徐州,鞭打曹豹招致呂布偷襲。徐州終為曹所破,張飛與劉備失散,占據古城。幾經輾轉才團聚。後隨劉備投靠劉表,屯新野,立馬於長板橋爆喝斷橋,嚇退曹軍數十裏。取西川時,智擒巴郡太守嚴顏義釋而招納。葭萌關夜戰馬超數百回合。瓦口關智破張郃。後封為蜀漢五虎大將。及關羽卒,張飛飲酒鞭打部下,導致為部將張達、範強所殺。諡號為桓侯。》
三國人物:邴原、正史《邴原,字根矩,東漢末年名士、大臣。與管寧、華歆被稱為一條龍。其為龍腹。字根矩,北海朱虛人。家貧、早孤。黃巾之亂後一度和管寧一起避禍遼東。曹操為司空,任原為東閣祭酒。210年,任為丞相征事,後又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隨曹操征吳,於途中去世。》
三國人物:高覽、正史《一名高奐,本屬袁紹部將,後淳於瓊被曹操擊敗,與張郃一同投降曹操。高覽與顏良、文醜、張郃被後世並稱為“河北四庭柱”。》
三國人物:高覽、演義《官渡之戰,高覽曾和許褚大戰而不分勝負。曹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計,命高覽、張郃率兵劫曹營,遭埋伏兵敗,懼罪而降於曹操,被封為偏將軍、東萊侯。後隨曹操出征汝南,率軍伏擊劉備,三合斬劉辟,正欲擒劉備,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
三國人物:柳毅、正史《遼東人,漢末公孫度的親信將領,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後在公孫度與曹魏交戰的時候被張遼打敗。》
三國人物:劉政、正史《邴原的同鄉,史稱其平生以勇略雄氣稱,因之為遼東太守公孫度所疾,幾為所殺,後在邴原和太史慈的幫助下脫逃。》
三國人物:劉璋、正史《字季玉,江夏竟陵人。東漢末年割據軍閥之一。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牧,後被劉備取代。》
三國人物:劉璋、演義《漢益州刺史劉焉四子,為人懦弱多疑。焉卒,州大吏趙韙等,共保璋為益州牧。璋曾殺張魯母及弟,因此有仇。璋使龐羲為巴西太守,以拒張魯。時龐羲探知張魯欲興兵取川,急報知劉璋。璋遣別駕楊鬆結好曹操,鬆因操輕而恨之,勸璋引先主入蜀。後眾將勸璋令大將緊守各處關隘,以防先主兵變。後先主遣人往成都求兵糧。璋給甚少,先主怒,罵使者,殺其將楊、高二將,與璋反目。建安十九年,馬超進圍成都。璋以百姓苦,降。先主請璋收拾財物,佩領振威將軍印綬,令將妻子良賤,盡赴南郡公安住歇,即日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