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隨機盤點三國時期人物,由正史和演義進行盤點,沒有演義的介紹是此人沒有出現在演義的世界裏。本故事是可以讓大家了解三國時期的人物。

此故事背景,由184年,中平元年,“太平道”首領張角聚眾起義,天下響應,攻打郡縣,焚燒官府,京師震動。朝廷發詔各地自保,消息傳到河北涿郡,三位豪傑由此結識,在桃園內結拜為兄弟共聚大事。

公元184年三月,由於門徒唐周的告密,張角被迫提前在巨鹿發動起義,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被稱為“黃巾軍”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震動京都。

漢靈帝見太平道如此厲害,下詔各地嚴防,並大赦黨人,發還各徒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麵試。而另一方麵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又在各地張貼榜文,招募鄉勇組成義勇軍抵抗黃巾。

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在涿郡看見招募鄉勇的榜文,並結識了關羽,張飛兩位義士。由於情投意合,一見如故,於是在張飛家後院桃園,相約結拜為兄弟,共舉大事。

三國人物:單經、正史《東漢末年公孫瓚的部下。獻帝初平中,瓚以經為兗州刺史。瓚進軍界橋,以經為兗州、嚴綱為冀州,田楷為青州。後袁術與袁紹有隙,術求援於瓚,瓚使經屯平原,劉備屯高唐,陶謙屯發幹,以逼紹。曹公與紹會擊,皆破之》

三國人物:公孫範、正史《遼西令支人。東漢末年武將,公孫瓚從弟。公孫瓚起兵攻打袁紹,紹畏懼瓚勢力,將自己渤海太守印綬給予公孫範,意圖和解,但範反而起渤海之兵幫助公孫瓚,於是隨著公孫範的加入公孫瓚的部隊更加強盛。》

三國人物:公孫越、正史《東漢末年地方割據首領公孫瓚從弟。受公孫瓚委派,率領一千騎兵去與袁術聯盟,恰逢袁術與袁紹爭奪豫州。袁術派公孫越參戰,公孫越中流矢而死。公孫瓚遷怒於袁紹,遂開始與袁紹交戰。》

三國人物:公孫越、演義《演義第七回登場。袁紹為奪取韓馥的冀州,曾誘公孫瓚起兵相威脅。韓馥讓出冀州後,公孫瓚派公孫越出使袁紹,欲瓜分冀州土地,袁紹假意答應,卻暗中派人冒充董卓家將將公孫越亂箭射死。公孫瓚聞訊後大怒,遂起兵攻打袁紹》

三國人物:關靖、正史《公孫瓚的長史,諂媚阿諛,眼光短淺。易京受到袁紹包圍夾攻時,曾阻止公孫瓚從背後偷襲袁紹。公孫瓚被袁紹包圍自殺後,他說:“聽聞君子使他人陷於危難之際,必當患難與共,吾等豈可獨存”,率一軍殺入袁紹軍中,戰死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