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拜師學藝(1 / 1)

明朝時期,有一位農家小夥子,名叫張有文,年僅十五歲,卻有著遠大理想抱負,不甘心一輩子當個農民,很想出人頭地,卻又因為家庭貧困,父母沒有能力送他讀書考取功名,於是小夥子很想想拜師學醫,卻又苦於無門道。

後來經四處打聽,經一位老奶奶口中得知,不遠處白雲山住著一位老神仙,老神仙醫術精湛,經常免費給老百姓治病救人。隻是老神仙經常民間采藥,四處遊曆,因此找上門也很難見到人。小夥子得知此消息後滿心歡喜,於是當日回到家晚上便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決定明日前往白雲山尋找老神仙拜師學藝,他父母知道此事後很是支持張有文的決定,但也擔心孩子在外被人欺負,沒錢吃飯,於是把家裏所有的積蓄給了張有文,要求他一定要收著,出門在外有錢好辦事,別餓著自己。張有文明知父母那點錢來之不易,本想拒絕,但又擔心沒錢交學費,老神仙不肯收他這徒弟,最終還是收下了父母給的錢。其實那點錢也不多,最多隻夠他一個月的夥食費而已。

張有文帶著錢一點都不想耽誤,天剛亮便起身出發了。還不忘帶著母親給他準備的一些紅薯,帶著一路上吃。一路長途跋涉,走了七天八夜,終於到了白雲山下,可是白雲山那麼大,老神仙到底住哪?小夥子一路打聽,沿途偶爾能遇到一兩個出山打獵,上山砍柴的農戶。經過一路問路得知老神仙住在山林深處,穿過竹林深處便有一條很隱蔽的小路通往山林深處,隻有經常在山上砍柴打獵的人,才知道有這麼一條小路。平時這條小路很難被人發現。根據獵人的指示,張有文穿過竹林深處真的發現有一條小路,於是沿著小路一路上山又走了一整天,累得夠嗆,終於發現了一間破舊的茅屋,茅屋門一推便開,根本沒上鎖,屋裏很簡陋,除了擺放了幾個竹架還有很多個竹塞,竹塞裏大概都是些不知名的藥草,井然有序的擺放在竹架上。隻是左右看了看,卻沒見有人在,裏屋倒是上了鎖。眼看已經快天黑了,張有文也累了,於是烤了兩個紅薯吃,吃完就隨意找了個地方躺著睡著了。可睡醒後,可還是不見老神仙人影,張有文想了想那個老奶奶說的話,老奶奶說老神仙經常在民間采藥四處遊曆。難道老神仙真那麼巧出門采藥去了,那就隻能在這等了。於是張有文很用心的在這破舊茅屋裏住著,餓了就吃烤紅薯,還時不時到附近山溝裏抓幾條魚回來烤著吃,等了一天又一天,始終不見老神仙現身,眼看家裏帶來的紅薯也快吃完了,這荒山野嶺的也別想能買到東西了,想買點什麼隻能下山去買。於是張有文隻好下山去買些幹糧,帶著回山裏接著繼續等,幸好茅屋雖舊,卻也能遮風擋雨。在那個茅屋裏,住了將近大半個月了,張有文正準備明天離開放棄了,而老神仙那晚終於現身了。張有文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個衣著簡陋,剛走進茅屋,滿頭白發,胡須長白的老者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老神仙了,等張有為反應過來便立馬跪在老神仙麵前,並表明自己的心願,想跟隨老神仙拜師學藝,希望能收自己為徒,態度非常的誠懇。老神仙見張有文年紀輕輕竟有如此遠大理想,也甚是歡喜,一邊扶起張有文,一邊說道,學醫還得靠個人天賦,能不能學有所成還得靠他自己,張有文眼看拜師成功了,立馬叫了一聲師傅。於是張有文開始了他的學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