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其心可誅(1 / 2)

趙瑞娟命隨行的馮媽媽,給客棧的店小二塞了幾個銅板,打聽東安縣令夫人的情況。

店小二說他沒見過縣令夫人,對其情況不了解,隻知道是榮國侯的千金,是位良善之人,前線打仗的時候,將自己的嫁妝捐了大半,也從未苛責下人,欺壓百姓。

馮媽媽將探聽到的消息彙報給趙瑞娟,她不解的問:“不是說是八品小官家的女兒嗎?什麼時候成了侯府千金?”

馮媽媽:“奴婢問過了,榮國侯之前就是八品員外郎,後立了幾次功,升為了七品,陛下攻打京師時,他也隨著上了戰場,奴婢猜他應是在戰場上立過大功,才被陛下恩賞為侯爺。”

趙瑞娟:“有可能,他們的家世一下子拔高了這麼多,若得知我們的目的,偏心護著女兒,刻意為難我們,珩兒又不在,我們此行怕是會不順。”

馮媽媽:“都說三世長者知被服,五世長者知飲食,富貴傳流之家的底蘊,可不是他們這等憑借一點功勳就僥幸封個大官的暴發戶能比的,管他是侯爺還是國公爺,出身擺在那,如何與我們有百年傳承的方府比?

夫人不必把他們放在心上,我們今日行事不順,應是沒找對路子,奴婢明日去縣衙四處轉轉,若遇到采買的人,塞點銀錢,讓其幫忙給縣令夫人帶個話,那人還能不應?”

趙瑞娟:“先這麼辦吧,若行不通,本夫人就去拜訪下榮國侯夫人,看能否從側麵打通一條路。”

馮媽媽:“是。”

縣衙後宅的侍從都是裴景珩與天祿精挑細選的,進縣衙服侍前就被告知過,未經允許不得向外人透露衙門裏的任何信息。

馮媽媽攔了幾波人,一個有用的信息沒探聽到不說,還被人扭送到前堂,說她心懷不軌,像敵國探子。

陸正寧代為升堂斷案,馮媽媽不停辯解,說她不是探子,就想找縣令夫人,沒有其他意圖,還說她是恒親王舅母的貼身奴仆,不信可去客棧請人來認人。

陸正寧在天祿的暗示下,說馮媽媽不敬王妃,以藐視王妃的罪名,賞了她十板子,之後讓人去客棧請趙瑞娟來辨認。

趙瑞娟拿出方敬堂的印信,以為都是同僚,能有幾分薄麵把馮媽媽撈出來,或借機見到縣令夫人。

陸正寧辨認完方敬堂印信的真假,說他們不能徇私枉法,一切按流程走,最後,趙瑞娟交了一百兩銀子才將馮媽媽從牢房裏保釋出來。

縣衙這邊行不通了,趙瑞娟隻能帶著方蘭去陸宅拜訪蘇慧蘭......

搬家的瑣事太多了,家裏、莊子、作坊都要安排好,蘇慧蘭忙得不可開交,聽說江永縣縣令夫人找她,帶著幾分好奇,到花廳見客。

寒暄一番後,蘇慧蘭委婉的詢問趙瑞娟的來意。

蘇慧蘭的容貌、言行舉止都不像小門小戶出身,趙瑞娟不由對之前的妄下結論感到懊惱,猜想今日之行估計不會順利,但眼下也沒退路了,她隻好將自己與裴景珩的關係說出來。

“我與珩兒好些年沒見了,甚是想念,珩兒的舅舅、外祖母也極為掛念他,特命我來探望,不曾想我們連縣衙都進不去,說是縣令夫人交代了,不見客,不知夫人能否幫著引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