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父皇來為她撐腰了(1 / 2)

嫁入汪府的這幾年,裴珊過的並不暢快,她婆婆似乎不喜歡她郡主的身份,總拿兒媳應如何孝順婆婆那一套來壓她,否則就是不孝。

她的夫君才能一般,未能在仕途上出類拔萃,又唯母是從,隻要她和婆婆鬧矛盾,夫君總是勸自己忍讓,莫要失了和氣,也讓外人看笑話。

為了家宅和諧,亦不想讓父王母妃擔憂,她一再退讓,可日子過的實在憋屈,遠沒有在王府的那般肆意。

當初願意嫁到汪府,一是兩家門當戶對,可以互相借勢,其次是她自己被汪睿奇俊朗的外表和幾首情詩迷了心眼,汪府一來提親,她就慫恿母妃應承下來。

但婚後的生活並沒有她想象的那般美好,光婆媳關係就讓她身心疲憊,之後敵國來犯,朝廷想犧牲王府達成議和,王府命懸一線,她在汪府也受盡了冷眼。

汪睿奇更是在婆婆的躥戳下,不停的納妾,日日與妾室們廝混,讓她一天天的心冷。

生老二那日,穩婆出去詢問是保大還是保小,婆婆扯著嗓門喊,說要保小,刺史府的嫡長子名下不能隻有一位小公子,還指桑罵槐的說夫君中毒,導致無法生育,是自己暗害的,她有義務陪汪家一條命。

待孩子生下,就抱走親自撫養,嵩兒也要被接走。

她的好夫君,自始至終都未曾幫她辯解一句,也未阻攔婆婆保小及搶奪她孩子的決定,這讓裴珊極為痛心。

母妃說她性子太軟,又愛輕信他人,在婆家極易吃虧,勸她要學著心狠,才能護著自己和孩子,裴珊以前不信,經曆了這些事,她信了。

往日種種,曆曆在目,讓裴珊至今無法釋懷,若非有孩子,她寧可出家做姑子,也不想待在這個毫無溫情的刺史府......

接完聖旨,待傳旨太監特意來告訴裴珊,她父皇為她在京師準備了一座公主府,她可隨著此次的護送隊伍一同進京。

要帶哪些隨行人員,全由裴珊一人說了算,想處決哪些人,盡管動手,誰敢不從,以抗旨論罪,護衛軍也會助她一臂之力。

裴珊知道,父皇來為她撐腰了。

回到住處,裴珊讓趙媽媽將她的嫁妝及兩位小公子的日常用品,全部清點好,一並帶去京師。

隨行人員,裴珊隻想帶走乳娘及王府的人,刺史府的人,她一個都不想帶,包括汪睿奇......

聖旨的內容太過詭異,汪夫人和汪睿奇都猜不透其深層含義。

汪夫人悄聲詢問汪風岩,他們家為何沒有賞賜,陛下是忘了他們,還是想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有沒有辦法補救,或給京師去封信,問問陛下。

汪風岩沒有理會他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夫人,他出身寒門,當年考中進士,被時任禦史大夫的嶽家賞識,娶了他們家囂張跋扈的嫡次女,得其幫扶才慢慢有了今日的成就,否則以他的學識才幹,才不會娶這等豆渣腦筋的蠢貨為妻。

剛才那番話若傳到陛下耳裏,他們家有多少腦袋夠砍?

汪風岩朝著汪睿奇招招手,示意其過來:“你去找公主,說些往日恩情和蜜語,並承諾會遣散府中侍妾,日後一心一意待她,盡量爭取到和她同去京師的機會,若可以,把你弟弟妹妹們也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