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與大家不歡而散後,那些提出要自請除族的人,陸續被人殺害,聽說死狀極慘,不是中毒七竅流血而亡,就是身中數刀,個別的,連個全屍都沒有。
大家都懷疑是他幹的,叔祖裴邵浦為這事專程來了趟王府,勸他大度點,也顧念下血脈親情,危急關頭,誰都想自保,這是人之常情。
希望裴昌陵不要為了點分歧大開殺戒,傷和氣,也讓其他人心裏惶恐,若事情鬧大,對王府的名聲極為不好。
在裴昌陵看來,這些人死了,純屬活該,事情不是他幹的,卻要幫人背鍋,他內心是不願的,但細想下,能幹出這等暴戾恣睢之事的,除了他那個“逆子”,還有誰?
子債父償,兒子扔來的鍋,他隻能接著。
裴昌陵不太想和那些見利忘義的族親走的太近,也不願祭祀這日有人來數落他,想取消了祭祀大典,他帶著裴景琮和裴景玟給祖宗們上柱香就算完事了。
偏巧這時西部邊境的捷報傳回,說我方大獲全勝,射殺了辛安國的主帥南宮瑾不說,還攻占了對方的城池,再拚一把,奪取辛安國指日可待!
一時間全城嘩然,百姓們奔走相告,很多人家特意放爆竹慶賀,文人也作詩抒發自己的喜悅。
安王一脈的族親,不用人請,主動到王府道賀,對裴昌陵說著各種恭維的話,沒人提刺殺的事,還說他們會永遠站在王府這一邊,與王府共進退,鼎力支持前線戰事。
裴昌陵不想戰事沒結束,內部就傳出不和的消息,讓人看笑話不說,還會動搖百姓和士兵們的信念,裝作什麼都沒發生一樣,邀請大家參加祭祀典禮......
臘月二十七這日的祭祀,和往年一樣熱鬧,要說不同,便是大家對司徒瑛少了幾分恭敬,對裴景玟多了幾分討好。
司徒瑛的身份目前有點尷尬,司徒家叛國,她作為司徒家的嫡女,雖出嫁多年,可名聲方麵還是會受影響,裴昌陵為了穩定內宅,暫時未有動作,但什麼時候被休,或是接受其他懲罰,全在裴昌陵的一念之間。
最主要的是,近日有很多傳聞,說世子裴景琮在戰場上桀驁自恃,導致眾多將士枉死,還把自己的雙腿作廢了,這種情況下,世子之位遲早要易主。
老二是個不長命的,又沒子嗣,王府的將來定然落在老三身上,此時不燒冷灶,更待何時?
一婦人為了巴結裴景玟,說:“聽聞三公子的生母染病,我正好帶了些補品,不知能否去探望下她?”
幾位婦人跟著附和,說她們也帶了補品,想一同前去。
司徒瑛將這些人的醜陋嘴臉看在眼裏,冷笑一聲說:“諸位都是出生名門之人,什麼時候對一個妾室這麼上心了?
上次還聽你們嘮叨自家的妾室如何不要臉的爭寵,要是有辦法打發了就好,這才過去多久,你們就想通了?這般寬闊的胸襟,當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那幾位想去看望青蓮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