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家國未安,怎談兒女情長?(2 / 2)

裴昌陵:“既然決定了,就盡快啟程,城裏還剩點糧草,你帶過去,我再給你撥3000兵馬。”

裴景珩:“人我帶走,糧草就不必了,全部支援給世子吧,我在東安備了些糧草,我嶽父嶽母也幫我解決了不少問題,暫時夠用了。”

裴昌陵:“有問題及時給父王傳信。”

裴景珩:“嗯。”

陸雲芊親自為裴景珩穿上戰甲,送他出城時,二人將萬般情愫化為淺淺一笑,將之融進骨血中......

送別裴景珩,陸雲芊就回了東安,帶著陸正宏去山裏的基地研製大炮。

敵人打到家門口,隻把他們趕走有什麼意思?

哪天翅膀硬了,又會來犯,隻有把他們變成自己的臣民,才能一勞永逸!

辛安國、南越國和大虞國一樣,邊城多是崇山峻嶺,光靠手榴彈和炸藥包可不頂用,浪費原料不說,效果也不佳,隻有大炮,才能把他們的城門轟開......

段興文和胡楊都投了軍,目前在接受新兵訓練,段曉蕾的月份漸大,餘攀想陪在她身邊,也想護著陸宅不被侵犯,便沒有投軍。

陸雲芊召集了一支急救隊伍,請賀淮山幫著培訓,然後送往邊城,還把招財口述,她整理的一套醫書送給賀淮山,希望能救治更多的人。

賀淮山如獲至寶,天天研究裏麵的藥物配方,帶著藥童一起配藥。

今年的秋闈因戰亂沒有舉辦,段興文和陸慶軒一起聯係了很多學子,到各城鎮宣講赤心報國,守護永州的思想,鼓勵大家多投軍,多捐獻物資等。

蘇慧蘭是陸宅裏最忙的一個人,不是去作坊裏查看軍服的製作情況,就是盯著糧草押送,她買了三個大庫房,陸雲芊偷偷往裏麵裝滿了土豆、紅薯、稻穀、小麥等,要分批次的通知天祿安排人運到前線。

剩下的時間,蘇慧蘭就去參加各種集會,或是她自己舉辦活動,邀請各家夫人參加,遊說大家踴躍捐糧捐錢捐物,隻要士兵們用得上的,哪個是個火折子,她都樂意接受。

蘇慧蘭讓天祿帶人加班加點做了個功德牆,每次誰捐了什麼,全讓人登記下來,張貼在縣衙門口。

大家迫於她的身份,也礙於麵子,隻要蘇慧蘭張口,都會捐點東西,積攢下來,邊城將士所需的各類物資,慢慢的就湊齊了。

大夥兒不是沒想著跑,是無處可去,朝廷得知裴昌陵扣押了議和使臣,前幾日便下了公文,其他州府不許接納永州人士,否則以私藏逃犯論罪,想以此逼迫裴昌陵及永州百姓就範,接受議和。

有些黑心的州府官員,私下開價,一萬兩換一人的本地戶籍,先不說家裏的銀兩都被劫匪搶了,就算家裏有銀子,幾十上百口人,得多少銀錢去打點?

拖家帶口的離鄉背井,在外人看來就是行走的肥肉,指不定被人怎麼欺辱。退無可退,隻能背水一戰,擁護安王,或許能換來絕地求生的機會。

朝廷的這條旨令算是間接讓永州的民心空前凝聚,現在無需衙役去監督各村鎮的征兵情況,大家都踴躍報名,想為自己,為家人掙一個活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