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昌陵問:“你有什麼好建議?”
裴景珩:“我夫人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與其處處受人鉗製,不如奮力一搏。
我們不是毫無勝算,三弟回去後就和三弟妹商議,請她給魏將軍寫信,助我們抵抗敵軍,事成之後定不會少魏家好處。
世子去找世子妃,請求慕容將軍帶兵來支援,若擔心江州那邊遇阻,可攜家眷來永州,亦可趁著寧王還在京師,奪下江州。
父王與西部邊境的親信聯係,不論用什麼方法,尋機除掉司徒傲,我會派人去協助,隻要他死了,我們就強行接管兵權。
兩座城防的兵權到手,我們就掌握了主動權,形勢若不利,我們就堅守不出,辛安國、南越國的內部矛盾不小,我們憂心的糧草問題,他們也有,就看誰能扛到最後。”
裴昌陵激動的說:“珩兒說的對,不占而退乃懦夫所為!我們並非身處絕境,奮力一搏才能撥雲見日,我們父子四人的榮辱就看這一仗了!
琮兒、玟兒,你們即刻回去,按照珩兒的意思與夫人們協商,我也會下發征兵文書,在各個村鎮征集壯丁擴充軍隊。”
裴景玟:“我立刻動身!”
裴景琮:“憑一封信怕是難以打動慕容老將軍,我親自去一趟江州,將其中利害關係與得失一一說明,也可表誠意。”
裴昌陵:“琮兒顧慮的對,那你盡快啟程。”
裴景琮:“好。”
辛安國、南越國議和的條件一出來,司徒傲就知道他的機會來了,也猜到定會有人惦記他的兵權而謀害他,決定先下手以占取先機,借病躲了起來,有事就讓手下去辦。
估算著朝廷的議和使臣快到了,而裴家父子想拚死掙紮之際,無暇顧及其他,司徒傲命令他豢養的私兵將府中家眷及財產慢慢轉移走,並洗劫各城鎮。
他和南宮瑾達成了協議,他消極應戰,助對方與朝廷順利議和,再趁著大虞皇帝懈怠之時,舉兵進犯,幫自己奪得至尊之位,作為回報,除了永州外,江州、中州都劃給辛安國,同時每年進獻糧食10萬擔、白銀200萬兩、布匹20萬匹。
這些將抽空大虞的近半國庫和民財,一旦達成議和,那些富戶定會攜帶家財跑路,不趁著現在有機會撈一把,他估計要成史上最窮皇帝,且他的私兵也需要錢糧供養。
所有行動,司徒傲都沒有告訴司徒櫟,這個兒子給他的感覺就是,能力配不上野心,才華配不上夢想,還總愛打聽他兵符的事,這等蠢材極有可能被人收買。
三個懷孕的小妾快要生產了,已被自己藏在安全地方,隻要她們中有人能生出兒子,自己就後繼有人了。
但兒子平安長大需要時間,司徒櫟這個蠢貨,正適合在外當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