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徭役的人大部分都在鞏固河堤,城裏修路的人手不夠,裴景珩便花錢雇人,20文一天,管一頓飯。
大家冬日裏難得有進項,附近城鄉的百姓都積極報名。
因參與修建的人多,城區麵積也不大,臘月十二,城裏的路修建完畢,正式通行,平平坦坦的路麵,馬車駛在上麵毫無顛簸感。
有些頑皮的孩子見路麵比自家的床鋪還要幹淨,躺在上麵打滾,嬉笑不止。
“這路修的可真平整,老頭子我出門再也不怕誤踩到坑裏,崴到腳了。”
“這路修好了,外地的客商定會越來越多,我們的買賣不愁銷路了!”
“前些日子來找我進貨的一個客商,說我們這路要是真修好了,客似雲來指日可待,還問我是哪位大善人出錢修的路,他們那要是也有這種大善人就好了。”
“別說外地客商了,馬上要過年了,這麼好的路,趕集的人都會比往年多,我們今年能多賺點銀錢了。”
“聽說是縣令大人命人修的路,錢財全是縣衙出,沒找大家捐一個銅板,裴大人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官,我等下要去給他磕頭,感謝他為我們修了這麼好的路。”
“我也要給裴大人磕頭,還要給他立個長生牌,祈佑他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你們還不知道吧,裴大人不僅修了城裏的路,連堤壩都用這修路的神奇物件加固,說那樣可以減少發水災的風險。前段時間張貼在縣衙門口的糧食增產方法也是裴大人弄來的,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好官。”
“我聽人說用來修路的這個東西叫水泥,鋪在地上明明泥糊糊,結果過了一天就硬邦邦的,太神奇了!”
“你們瞧見路邊用長條小石板蓋起來的地方沒有,修路的人說那是下水道,雨水會經過下水道排出城外,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城裏被淹了,這些都是裴大人要求修建的,你們誰要去磕頭,我和你們一起去。”
“這種好官真是難得,我也和你們一塊去磕頭!”
“不用去衙門,等下有個通路儀式,縣太爺的馬車會過來,我們在這裏磕頭是一樣的。”
巳時,裴景珩和陸正寧等一眾官員,各乘一輛馬車,自縣衙出發,繞城一圈,檢驗路麵平整度,之後到鴻運樓,參加士紳們的宴請。
諸位士紳從王家倒台,家產被抄沒變賣,全家被罰去挖礦,再到如今修路,琢磨了些門道,這位二公子和傳言中的不一樣。
並非沒有真才實學,更沒有不得安王喜愛。
他們還要在東安生存,該巴結得巴結,修路沒出一個銅板,不從其他地方表示一下,怕是下一個被罰去挖礦的就是他們家了......
裴景珩的馬車一到,四周的百姓就跪地磕頭,異口同聲的大聲說:“參見裴大人,多謝裴大人!”
所行之處,百姓喊的幾乎都是這句話。
震耳欲聾的聲音,讓裴景珩和一眾官員感慨良多。
從天福那得知百姓為何如此時,裴景珩笑了笑,原來做個好人也不難......
裴景珩不想出門再看到隨處都是牛糞、馬糞的情景,聽從陸正宏的建議,讓陸正寧招募了幾個人,每日清掃街道幾遍。
承諾給陸雲芊的水泥,裴景珩已經命人送到陸家莊,莊子通往城裏的那條路,年前沒時間修了,隻能年後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