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在備中高鬆決戰呢?”
“你是說……”
聰明人之間的交流從來不用太多的解釋,而像是這種或許可以被稱為忘年交的一老一少更加是這樣,僅僅隻是互換了一個眼神,就很輕易的理解了對方的想法然後加以讚同。
“那麼,我們就還是前往備中高鬆吧。”
最後拍板做出了決定的總是年輕人,畢竟年輕人的聲音也比較能夠鼓舞士氣不是麼?
“我們先去備中高鬆,然後放棄這座城,最後在那裏和織田家決戰。”
繼續看了看那個現在又好像睡著了一樣的老人,接著整了整自己的陣羽織——印象當中的毛利元就睜開眼睛的時候實在是不多,總是一副安步當車而又老態龍鍾的樣子。但是每當這家夥睜開眼睛的時候,那麼整個西國的局勢就都會隨著他的意誌而發生改變。就這一點來說,或許現在的沉睡也隻是一種偽裝而已。畢竟單單純純的使用肉眼去觀察的話,那麼未必能夠取得正確的結果,本來就不能輕易用眼睛看到的人心,或許也隻有在不睜眼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不受外物迷惑的去體會吧。
“元就前輩……”
隨著豪族們的離開,天守閣當中最後也隻剩下了陶晴賢還有毛利元就兩個人——明明對方什麼也沒有做,但是就是那樣子的毛利元就卻給予了陶晴賢相當的壓迫感,如果說不是保有相當程度的理智的話,那麼還真是說不定就會拔刀相向了呢。
“恩,我聽著呢。”
“這次抵抗織田家的作戰,你認為勝率幾何?”
“啊,這個啊,老朽認為大約有四而已吧。”
並不是什麼樂觀的數字,但是對於陶晴賢來說就已經足夠了——畢竟僅僅隻是三十多歲的男人,如果說就連這一點風險都不肯冒的話是不可能的,大概在他眼裏,憑借著自己的判斷還有眼前老家夥的幫助,那麼勝率一定會超過一半以上的吧。
“那麼,在下就先告辭了,這次的話,您會一同出陣的對吧?”
“當然,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老朽也不可能停留在此處不再動彈。”
“好,真是太好了。”
絲毫不會掩蓋自己心中的喜悅之情,然後自以為得計的離開了天守,如果毛利元就都敢於親自上陣的話,那麼勝利就更加有了一份保障。當然,如果說是眼前的老家夥能夠在某個時候犧牲掉的話那麼就是最棒的劇本了,這個讓毛利家從一個安藝欣族慢慢爬上來的人,一定是不會坐視自己一生成果的白白葬送。
然而,這個躊躇滿誌自以為得到了毛利元就指點的家夥離開天守的時候,卻沒有看見那雙總是安詳閉著的眼睛突然睜開了,就好像是想要記住眼前之人的背影那樣深深的凝視了自己一眼——不久之後,又再次的閉上,像是什麼沒有都沒有發生那樣的,發出了一聲深重的歎息。
“真是意氣風發之人啊,但是過去的歲月當中,意氣風發的人我已經見過了太多了,他們都是那樣,意氣風發的出征,然後在不甘心當中死於某處,這種事情,究竟要持續多久呢?”
四成這個理解,並沒有徹底的錯誤,準確的來說,的確是保守估計的數字,不過這個數字得以成立的前提是景嗣不會親自出陣的時候——而如果那個自己沒有見過,但是卻可以通過言行來加以理解的人出陣的話,那麼所謂勝負的話……應該還是“四”吧。(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