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南蠻曆十一點,上條景嗣走出了小穀城親自再次來到戰場,做了一次戰前動員,並且鼓勵士兵們在這場戰役當中應該多加斬首來計算功勳,並且許諾根據首級的數量會增加賞金的額度。而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他特地說明了除了大將之外的普通人俘虜將不會被計入功勳計算當中,這也就是變相的鼓勵了織田家的將領們主動去屠殺戰俘。”
“經過一刻鍾的調動,織田家的全軍終於完成了陣線的徹底變化,以柴田氏為首的騎兵被集中運用,在猛將前田利家的指揮下作為第一陣線以不緊不慢的馬速接近戰場。而騎兵們身後的則是這個時代的最大的鐵炮隊,除去預備隊外有兩萬杆鐵炮同時投入戰場。而當織田家已經開始行動了的時候朝倉家的指揮係統卻似乎是因為將領之間的意見不合陷入了混亂。在恐懼和擔心家鄉的情緒當中,朝倉家的士兵們已經開始了小部分的逃亡和潰散。”
“終於在織田家鐵炮隊已經即將把朝倉家軍陣列入射程的時候,朝倉家的足輕們在沒有上級的命令下開始了自發的還擊。弓箭足輕們的弓矢很難對防護完備的織田家士兵們造成傷害,而因為沒有大將的指揮,普通的士兵們盡情宣泄箭雨的結果就是造成了接下來戰鬥當中雙手無力的下場。臨陣矢不過三發之理並不是普通足輕能夠了解的,而當織田家的鐵炮隊已經跪下列陣準備點燃火繩,負責掩護的騎兵隊向兩翼散開的時候,朝倉家最後一次成組織的還擊終於開始了。”
太田牛一的筆很難記敘戰場上每一個人的心態,但是當那些戰士們看到了朝倉家騎馬隊集結著準備衝鋒的時候,都有一種他們即將可以衝進織田家鐵炮隊當中大肆屠殺然後扭轉戰局的誤判——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景嗣的疏漏,這次負責了擔任掩護工作的騎兵向兩翼散開讓出了射擊通道之後,鐵炮隊已經失去了任何的防禦,在沒有近戰部隊的掩護下,這些鐵炮隊是相當脆弱的。
老將朝倉宗滴一生十二戰十二勝,未曾敗績,但是如今的他已然清楚了不管如何自己都將會戰敗的事實。大概是抱著最後的信念,這位越前軍神頭纏著白布和自己的少年主公朝倉義景並肩而立,想要見證朝倉家最後時刻一樣的發動了衝鋒。
白色的胡須和白色的頭巾在風中飄蕩,大概是受到了軍神的鼓舞,朝倉家的士兵們也稍稍的擺脫了魔王的絕望光環而開始試圖投入戰鬥——不在專注於最後的勝敗,而是努力去追求眼前的勝利。下滑的士氣開始上升,而士氣剛剛可用的時候,恰逢織田家鐵炮隊的火繩燃盡。
“開火!”
跪立著的兵長們紛紛的將太刀朝著前方往下斬擊,兩萬挺鐵炮被分成了五列來保證火力密度,同樣每排四千人的配置也是目前的戰場寬度所能發揮的最大火力。即使是魔王惺惺作態的在陣後做出了一個抱歉的動作,誰也不會認為景嗣會真的去反省什麼——在他看來這種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戰場上的殺或被殺他運氣比較好成為了殺戮者而已,如果他失敗了,那麼命運恐怕會比敵人更加的淒涼。
鐵炮鳴奏之時,在鐵炮隊間隙當中的三十門大炮也已經準備就緒。和野戰炮不同,這些本來設計是用於軍艦的艦炮實在是不適合移動,而對於這點,景嗣當然是沒有顧及的不計代價使用畜力來加快炮組的機動。必要的時候,使用人力也無妨。所以當第一次射擊開始的時候,勝負已經徹底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