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木曾川之冬(1 / 3)

對於騎馬隊這種東西,景嗣是一向不報什麼期望的,第一,之前他對於馬這種東西的概念也隻是在公園見到過幾次,勉強算是會騎,可以保證不在馬背上掉下來而已,對於所謂騎兵也隻是停留在“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這樣的範疇上,至少按照他自己的話說,就算是努力的鍛煉出了一支強力騎兵團,然後難道要去就和川中島的龍與虎比比誰對於騎兵戰法了解更深麼?他可沒有興趣跟軍神或者赤備硬碰硬。景嗣其實對於那種穿越了之後總是想要和呂布比劃比劃武力,孔明拚拚智商的家夥一點好感也沒有,好吧,那樣的確是很有勇氣,就算贏了吧,抱歉,作為穿越眾,你原來的那個世界線裏沒人知道你多牛,輸了的話……嘛,反正鬥不過原住民從來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畢竟人家有主場優勢不是麼。第二,這玩意實在是太燒錢,不僅僅是騎馬武士的裝備和馬匹本身,馬匹這種東西就算是木曾馬這種小型山地馬,但是能吃這個特性是不會改變的,日本沒有草原所以隻能用糧食喂養,維持費高的嚇人。如果說按照蒙古騎兵的配置一人三馬的話,估計養個幾百人的騎馬隊就能把尾張吃窮。

所以織田家的騎馬隊應該是常備中最“戰國”的一支了,鐵炮隊無限向歐洲的戰列補兵靠攏,足輕隊則直追那年伊斯坎達爾大帝所在的馬其頓同行。騎馬隊僅僅是每人被配發了一支短鐵炮,在馬上發射一輪就可以插在馬鞍旁邊無視了的那種,手銃這種逆天物景嗣還是不敢大規模的列裝——這種能夠藏在衣服裏然後用來刺殺的武器實在是太危險了。

事實上這個模式也是日本騎兵的一貫模式,一直到西南戰爭的還是這樣,到了明治維新的時候才大量采購了阿拉伯馬,改良了馬種,戰術也隻停留在某個獨眼龍的打完一輪槍咱就萬歲衝鋒那種。直到了秋山好古時代,才算是有了完善的騎兵戰術,不過這個時候研究出來實在是太晚了,畢竟很快坦克就出現在了戰場上。

在單單純純的追殺殘敵的時候,並不需要用到鐵炮,隻要好好的揮舞手中的太刀就可以收獲了人頭了。在這裏更正一個概念,在馬匹衝鋒的時候,並不需要使用大力氣然後挽出一個漂亮的弧度才能砍死敵人,雖然這樣敵人八成是死透了,不過騎士的手臂不脫臼那也是不可能的。其實隻需要借助馬力,然後把刀鋒放到了合適的位置,輕輕一劃,就可以搞定了。

景嗣的座駕最近也從木曾馬升級換代了,雖然不是著名的阿拉伯馬,但是也是從明國進口的何曲馬,比起一般的日本馬來說算是不可多得的良駒了,更加重要的是,這匹馬的體力已經足夠披上了一層不算是太厚的鐵甲了。

眾所周知啊,馬甲是一個好東西,可以披著上論壇發種子,可以噴人,可以調戲鸛狸猿……不過在這個還沒有互聯網的時候裏,馬甲隻給能馬增加防護,外加的一點就是加大衝擊時候的力度。

對於欺實馬這種很黃很暴力的事情景嗣早就想試試看了,於是當即挑選了一個倒黴的足輕,這家夥大概被騎馬隊的氣勢嚇倒了吧,竟然放棄了逃離而是呆呆離在了原地,這也算是自尋死路吧,本來按照景嗣的那個渣騎術,想要穩穩當當的撞中一個移動中的目標或許還是有難度的,不過固定靶就完全沒有壓力了,據說歐洲那幫人形高達肌肉兄貴騎士全力衝鋒的力量能比上的一輛小型卡車,雖然不知道景嗣這樣到底能有多少衝擊力,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至少撞死個把人然後逃之夭夭的力量絕對是足夠了。

被撞中的倒黴催的家夥並沒有飛得很高,僅僅是往後被擊退了兩米多就倒在了地上,從這家夥的角度出發,說不定還真是死了會比較好一點,全身上下粉碎性骨折是逃不掉了的。景嗣有點無奈的看了身下的座騎,暗歎果然還是不給力啊,之後就想地上的那個家夥一個痛快。

太刀夠不到,而景嗣也沒有用十文字槍的習慣,於是旗杆的頂部很快成為了殺人凶器,直接從右眼刺入然後貫穿了這個家夥的大腦,終結了的這個逃命時候不會開基因鎖的家夥的小命。